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快问快答 —— 乳腺癌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的答案都在这!

发布于 2022-03-13 · 浏览 1748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5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55】肿瘤患者到底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 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题专家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2021年9月23日B1版.pdf

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题专家研讨会顺利召开--

报告-1:讨论会精粹;

通过线上实时投票、发表决策观点并交流探讨的形式,对乳腺癌患者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什么时间阶段可以接种疫苗、哪些患者相对比较禁忌等多方面话题。

全文:


肿瘤患者到底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什么治疗阶段可以打、什么治疗阶段又是比较禁忌的?如果决定接种,又该如何选择呢?是不是能够照搬国际指南意见?……在临床实践中,肿瘤医生常常会遇到肿瘤患者有关于疫苗接种相关的问题,“肿瘤患者,能接种新冠疫苗吗?”成为肿瘤患者担忧和纠结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这样一群人,正在积极地探讨与交流,希望能够给他们的患者一份较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就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BC)的各位专家。

讨论会精粹

2021年9月初,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CSCO BC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与CSCO BC的近八十位乳腺癌领域专家,同时还邀请到在新冠疫情防控诊疗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解放军总医院感染医学部的专家,共同在线上出席了“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题专家讨论会”。

江泽飞教授表示,近一段时间内,相信很多临床专家都面临了多方关于“肿瘤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的问题”的咨询、问诊,但目前国内仍缺乏明确的专门面向肿瘤患者接种疫苗的指南或共识。此外,国际范围对于肿瘤患者疫苗接种给出的指南往往会与国内肿瘤诊疗出现一定理念上的冲击。为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制定一部符合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贴近中国肿瘤患者临床实情的新冠疫苗接种的专家共识势在必行。希望通过今天的讨论,根据中国疫情防控现状,交流分享中国专家的意见,让中国的专家共识更好地为中国乳腺癌患者疫苗接种提供参考意见。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王涛教授在会议当中介绍道,恶性肿瘤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后重症化风险增高,乳腺癌又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首位恶性肿瘤,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针对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的各类相关问题。随后,王涛教授陈述了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的可行性,肿瘤人群疫苗接种的重点问题,并梳理了肿瘤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的国际指南意见,为本次会议的讨论提供了一些借鉴和理论指导。


随后,来自各地的专家通过线上实时投票、发表决策观点并交流探讨的形式,对乳腺癌患者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什么时间阶段可以接种疫苗、哪些患者相对比较禁忌等多方面话题。

立足患者获益,彰显CSCO BC专家们的责任与担当

从专家们的积极交流当中可以明显看出几个特点。

1. 以患者为本

专家们给出每一份诊疗意见都是本着一切以患者获益为根本、最大化乳腺癌患者获益的原则。

2. 实用性强

投票问题的设置非常贴合乳腺癌全程管理的临床实践需求,相信这些指导意见今后能够真正地做到指导临床实践。

3. 体现细节

很多问题的答案设置得都非常细致,例如关于接种时间,专家们讨论的细节甚至具体到“允许接种时机的选择是在手术后即可接种、1周后方可接种、1月后方可接种……”、“对于做了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新冠疫苗接种哪只手臂是否对疫苗效力有影响”……很多细节贯穿于整场讨论话题当中。

4. 责任担当

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指南或共识,为此,CSCO BC专家们积极行动,在江泽飞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利用下班后时间上线讨论交流,体现出我国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的责任和担当。


关注

会议最后,江泽飞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当中的专家观点和意见将会尽快成文,作为《CSCO BC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专家共识》对外发表,相信能够贴近我国临床实践与疫情防控要求,更好地为我国乳腺癌患者带来“接地气”的疫苗接种指导。


同时,后续也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对乳腺癌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情况进行调研,更好地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疫苗接种现状。

让我们继续秉承“一手抗疫、一手抗癌”的理念,让患者能够在抗疫与抗癌之路上踏实、安心地走下去!(刘芊 整理)


肿瘤周刊2021年9月23日B1版.pdf


【53】快问快答 —— 乳腺癌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的答案都在这!|

《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执笔专家组团来答疑解惑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2021-10-21(B2B3)


全文 :

【53】快问快答 —— 乳腺癌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的答案都在这!|

《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执笔专家组团来答疑解惑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2021-10-21(B2B3)

《CSCO BC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专家共识》已于2021年9月底全英文刊登在《转化乳腺癌研究》(TBCR)杂志!消息一经发布,引发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关注!也都在期盼共识具体内容的披露。为此,本报邀请共识领衔执笔专家——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携团队共同带来快问快答,按临床诊疗实际情况为广大医生和患者答疑解惑!快问快答,一起来看!

问:乳腺癌患者能打新冠疫苗吗?

答:可以打。

问:是所有人都能打吗?

答:显然不是。

问:哪些乳腺癌患者可以打新冠疫苗,哪些不可以?

答: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阶段与治疗手段来决定。

问:这里乳腺癌不同治疗阶段都包括哪些阶段?

答:包括术前新辅助治疗、围手术期、术后辅助治疗以及针对复发转移患者的解救治疗阶段等。

问:不同的治疗手段包括哪些?

答: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乳腺癌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包含了不同治疗阶段、不同治疗手段的患者所面临的不同选择。为了让广大患者更方便地看到适合自己的疫苗接种答案和建议。接下来,我们将分多次推出不同阶段和治疗手段的共识推荐意见。



第一篇章

乳腺癌初诊患者

Q: 刚发现乳房肿物,可以按原计划接种新冠疫苗吗?

如果还没进行穿刺病理检查,可以接种。

打疫苗短期观察后,根据病理结果安排后续治疗。

Q: 做完病理穿刺了,还能接种吗?

建议暂缓。

要看病理结果和下一步治疗计划。

Q: 诊断后计划直接手术的患者,可以打疫苗吗?

可以打。

考虑到疫苗接种可能的副作用存在影响手术进程、延缓术后康复等风险,可考虑优先安排手术后,再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稳妥与否再考虑是否打新冠疫苗。


Q: 手术与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间隔是多久?

疫苗接种应在至少术前1周或术后1个月。

对于围手术期(术前1周到术后1个月)的乳腺癌患者,考虑到身体恢复及手术创面愈合等因素,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Q: 已经打了一针疫苗之后确诊了乳腺癌,准备手术,第二针还接种吗?

如近期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建议第一剂疫苗接种1周后,或者第二剂疫苗接种1周前手术,否则应暂缓手术。

Q: 手术前后,需要跟医生告知打了/计划打疫苗吗?

一定要告知医生。

如果是术前打了疫苗,医生可以决定手术时机的安排;也能够让医生既可以充分评估疫苗反应,也不耽误手术。

如果是术后,也要告知医生,从而方便判断下一步诊疗方案与疫苗的合理接种时机。

Q: 新冠疫苗接种对手术方式有影响吗?

基本不会有影响。

一些专家认为,手术范围大小与创伤程度不存在正相关。因此,接种新冠疫苗的决策与手术的方式关联不大。但要注意,手术时长如果比较久,疫苗接种就与手术时间稍微多错开一些。


第二篇章

新辅助治疗阶段


Q: 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都不能打新冠疫苗吗?

当然不是。要根据新辅助阶段不同的治疗手段,考虑是否可以接种和合理的时机。

Q: 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患者,可以接种吗?

原则上不考虑接种。

术前化疗疗程比较固定也比较短暂,基本就是4~6个周期,最多8个周期。专家认为,可以在化疗结束后再考虑接种。

Q: 新辅助治疗接受的是口服内分泌药物的患者,接到疫苗接种通知,可以预约接种吗?

评估患者情况后可以接种。

对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鉴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副反应较小,且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疗程较长,相对而言有较高新冠感染风险。

因此,专家建议在接受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经过评估后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第三篇章

辅助治疗阶段


Q: 辅助治疗阶段的乳腺癌患者,也分不同情况决定是否打新冠疫苗吗?

是的。

术后辅助治疗包括: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后强化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辅助放疗等,专家们对于不同治疗手段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有不同建议。

辅助化疗

Q: 正接受蒽环、紫杉类辅助化疗的患者,可以接种疫苗吗?

建议暂缓接种。

因为辅助化疗时,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增加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Q: 正在辅助化疗,中间接受了升白针治疗的患者,可以接种疫苗吗?

建议暂缓接种。

因为血象降低和新冠疫苗都可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如出现发烧症状,将干扰对于不良反应的处理。

Q: 标准化疗结束后,接受卡培他滨等强化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打疫苗吗?

可考虑接种。

进入服用卡培他滨治疗的辅助强化治疗阶段的患者,一般都是病情已经稳定,同时治疗期较长。因此可考虑接种新冠疫苗。

Q: 末次化疗结束后多久可以开始计划打新冠疫苗?

在末次化疗1~3个月内,对于有疫苗接种需求患者,可以考虑打。

辅助靶向治疗

Q: 辅助化疗联合靶向结束后,靶向单药治疗期间的患者,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可以打,部分专家提示要注意疫苗与靶向药物是否存在影响。

术后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结束后,已经进入到单纯靶向治疗阶段,此时抗癌治疗副反应较小,并且治疗周期长(1年),患者长期往来医院并逐步回归社会,存在暴露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因此专家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Q: 正在辅助化疗,中间接受了升白针治疗的患者,可以接种疫苗吗?

建议暂缓接种。

因为血象降低和新冠疫苗都可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如出现发烧症状,将干扰对于不良反应的处理。

辅助内分泌治疗

Q: 这一阶段患者哪些更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

进入这一阶段的患者,基本都开始回归工作、回归社会,可以开始打疫苗。

尤其是一些感染新冠病毒肺炎风险较高的人群,如警察、医务工作者、 老师等,还是希望能够更好地防控疫情,尽早接种。

Q: 开始服用他莫昔芬辅助内分泌治疗并常规复查的患者,是否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可以打。

Q: 服用阿那曲唑+戈舍瑞林的年轻患者,可以接种疫苗吗?

可以接种。

Q: 已经口服内分泌治疗3~4年的患者,接到当地社区要求接种,是否可以打疫苗?

没问题。

辅助放疗

Q: 辅助放疗完成后多久可以开始打新冠疫苗?

根据整体辅助治疗计划决定。

辅助放疗往往要与其他治疗搭配,如果放疗后还有化疗治疗,疫苗接种就更不要着急,需要全部治疗结束后再考虑。

如果放疗前就做完了化疗,放疗后没有治疗或者是开始内分泌治疗,可以在基本情况恢复后或内分泌治疗开始后打疫苗。

Q: 接受放疗的患者,能打新冠疫苗吗?

建议暂缓。

辅助放疗的疗程也较短(1个月左右),且放疗期间射线的暴露、远隔效应,及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等原因,不建议放疗期间接种疫苗,可考虑放疗完成后再接种。


第四篇章

晚期解救治疗阶段

Q: 初次诊断复发转移的患者,是否可以打新冠疫苗?

原则上不可以。

因为还没有确定治疗方案与治疗强度。

Q: 开始一线治疗之后是不是就可以打了呢?

原则上也不要打。

此时还不清楚治疗后的疾病转归和治疗反应。

Q: 正在接受高强度联合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否可以打新冠疫苗?

原则上不可以。

Q: 治疗效果反馈不好,疾病发生进展,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是不是也不能打疫苗?

是的,这类患者不要打疫苗。

Q: 复发转移阶段的患者,发病时病情较轻,例如仅有软组织/淋巴结转移,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可以打。

Q: 复发转移乳腺癌,仅有骨转移,是否可以打新冠疫苗?

也可以打。

仅有骨转移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可以打疫苗。

Q: 目前正在接受单纯内分泌治疗的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可以打疫苗吗?

可以打。

Q: 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的晚期乳腺癌,也可以打疫苗吗?

不建议打,CDK4/6抑制剂与新冠疫苗是否有相互作用目前没有明确答案。

Q: 联合化疗后病情稳定,进入单药维持治疗阶段的患者,可以开始考虑打新冠疫苗吗?

对于这类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以接种。

Q: 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后,进入靶向药物维持治疗阶段,可以打疫苗吗?

这类患者,可以考虑接种。

Q: 接受口服吡咯替尼/西达本胺的患者,是否可以打疫苗?

不建议接种。

吡咯替尼与西达本胺都是抗肿瘤新药,本身的作用机制、以及与新冠疫苗之间的交互作用尚不明确。

Q: 免疫治疗也尝试在晚期患者中治疗,接受PD-1抑制剂的患者是否可以打疫苗?

不建议打。

免疫治疗在乳腺癌还没批准进入临床,并且考虑免疫药物与疫苗共同影响免疫功能,因此目前不建议这类患者接种新冠疫苗。


第五篇章

参加临床试验阶段


Q: 参加新药临床试验的患者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国外推荐接种。

但在国内专家认为要谨慎,并非所有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都适合接受新冠疫苗注射。

Q: 在筛选入组阶段,是否可以打新冠疫苗?

建议不要打。可能会影响入组。

Q: 在筛选入组阶段,如果已经接种了一针疫苗,第二针打不打?

第二针打完再考虑入组。

Q: 临床试验初始治疗阶段,这时是否可以打疫苗呢?

不建议打。

初始治疗中,还不清楚疫苗是否会影响临床试验的安全性评估,这样避免疫苗接种,就能减少对临床干预因素的潜在影响。

Q: 临床试验中,疾病控制基本稳定,这样的患者是否可以打疫苗了?

可以打。

治疗后病情稳定,进入维持阶段的患者,就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了。

Q: 临床试验中,如果接受的是一些生物类似药、内分泌类靶点和机制比较清晰的试验药物,这样的患者是否可以打疫苗了?

可以打。

Q: 那如果接受的是一类新靶点、新机制药物治疗,是否可以打疫苗?

不建议打。

因为我们对药物的反应了解不多,仍需多加观察。

Q: 如果患者参加的是免疫治疗类临床试验,可以打疫苗吗?

可以考虑,但仍要谨慎。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 江泽飞教授 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芊 整理)

最后编辑于 2022-03-14 · 浏览 1748

回复2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