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访谈: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策略及骨髓抑制管理
【46】中外访谈: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策略及骨髓抑制管理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2019年11月14日B2版.pdf
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期间,本报有幸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直人塔达上野(Naoto T. Ueno)教授,就“三阴乳腺癌(TNBC)”治疗策略和进展以及相关的患者骨髓抑制管理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三标题
TNBC辅助/新辅助化疗
TNBC治疗新选择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为TNBC患者保驾护;
全文:
中外访谈: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策略及骨髓抑制管理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2019年11月14日B2版.pdf
三阴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亚型,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且生存期短的临床特征。TNBC患者因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无法接受内分泌及靶向治疗,导致其预后差。因此TNBC成为乳腺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期间,本报有幸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直人塔达上野(Naoto T. Ueno)教授就TNBC的治疗策略和进展以及相关的患者骨髓抑制管理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TNBC辅助/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约15%为TNBC。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TNBC恶性病变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目前化疗仍然是TNBC全身治疗的主要手段,地位极其重要。
在MD安德森中心,TNBC患者通常会接受紫杉醇周疗序贯剂量密集/每三周的蒽环类+环磷酰胺(AC)方案,或者是剂量密集/每三周的AC方案序贯紫杉醇每周方案。
对于处于II-III期的TNBC患者,大部分会进行新辅助化疗。如果患者处于II期的较早阶段,且没有任何腋窝淋巴结转移,才先行手术治疗,再行术后辅助化疗;如果患者有任何腋窝淋巴结转移,则通常建议行新辅助治疗。
TNBC治疗新选择
尽管TNBC患者接受蒽环和紫杉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后能获得较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在MD安德森中心,大部分TNBC患者对AC治疗具有良好的客观缓解率,但仍有10%~15%处于疾病稳定状态,更有少于5%的TNBC患者出现疾病进展。
针对这样的情况,通常会在完成AC化疗后评估其客观缓解率。如对AC方案反应良好的患者,后续继续化疗,给予紫杉醇(T)周疗方案;对于AC方案疗效欠佳的患者,则可针对TNBC的分子亚型或免疫标志物状态选择后续新型治疗方案。如检测为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阳性,可应用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阿特珠单抗;如为雄激素受体(AR)阳性,可考虑应用AR受体抑制剂联合紫杉醇。如不属于上述两种类型,由于TNBC通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则可以选择抗EGFR单抗帕尼单抗联合紫杉醇和卡铂。
而对于晚期TNBC患者,MD安德森中心对检测PD-L1阴性患者有单药或联合化疗选择,通常对于体能评分较好同时又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会选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的方案来为晚期TNBC患者降低疾病风险,否则应用单药化疗。而如果检测到PD-L1为阳性患者,则应用紫杉类加上免疫治疗。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为TNBC患者保驾护航
一方面临床专家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向,另一方面化疗仍然是TNBC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在获益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FN)。
针对FN的管理,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以下三种情况化疗时要常规预防性使用G-CSF, 即剂量密集AC→T方案、紫衫类药物+蒽环类+环磷酰胺(TAC)方案和TC方案。MD安德森中心针对TNBC患者主要应用剂量密集AC→T方案。对于剂量密集方案,特别是周疗方案,通常选择应用短效G-CSF。在治疗上,如果之前预防性使用过长效G-CSF仍然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也会再应用短效G-CSF。总之,临床医生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合理应用G-CSF,给患者带来最大化利益。
(小楠 整理)
肿瘤周刊2019年11月14日B2版.pdf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