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说案例:治疗雄秃有新招!
病例摘要:
患者男,22岁。因“头发稀疏变细、掉发2年。”于2022年07月20日来我院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及头顶部头发稀疏、变细,额部发际线上移,院外诊断“雄激素性脱发”,间断“口服非那雄胺(保法止)、外擦米诺地尔”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脱发逐渐加重,前额、顶部头发明显稀疏,掉发明显,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患者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父亲有“雄秃”病史。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正常面容,查体合作。各系统检查未查及明显异常。
皮肤科检查:前额、头顶部头发明显稀疏、细软,发际线上移,可见M型前额,拔发实验阳性(图1)。

图1 前额、头顶部头发明显稀疏、细软,发际线上移,可见M型前额
中医舌脉:
舌红,苔黄腻,脉滑。
辅助检查:
皮肤镜:镜下见毛发直径粗细不一(毛发直径的差异>20%),较多变细的毛发,亦见黄点征,毛囊周围褪色,图像符合雄激素源性脱发(图2)。


真菌镜检:找见马拉色菌孢子(头皮)(大量)(图3)

图3 真菌荧光镜检(莱芙特敏,x400):找见马拉色菌孢子(头皮)(大量)
诊断:
中医诊断:发蛀脱发 脾胃湿热证
西医诊断:雄激素性脱发
鉴别诊断:
1.斑秃:头皮毛发骤然发生斑片状脱落,而毛囊正常,中医称“油风”,俗称“鬼
剃头”,其重者头发可全部脱落,称全秃,最重者全身毛发均可脱落,称普秃(图4)。


图4 斑秃示例(图片转自UTD)
2. 休止期脱发:休止期脱发是一种弥漫性非瘢痕性脱发,临床上表现为短暂性或慢性头发脱落。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可诱发休止期脱发。大多数病例的病程是自限性的,毛发脱落发生在诱发因素出现后2-3个月,一旦诱发因素得以缓解或消除,脱发可逆转。
治疗:
口服药:
1)非那雄胺片(保法止) 1mg qd
2)维胺酯胶囊 50mg bid
3)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2粒 tid
4)我院院内制剂 除脂生发片(主要成分为侧柏、丹参、制何首乌等)4片 tid
外用:
1)5%米诺地尔酊 1ml bid
2)我院院内制剂脂脱擦剂(主要成分为大黄、苦参、姜黄等)适量外擦 bid
治疗:采用我科中医特色头皮护理技术(已申请中医新技术,其中脂溢洗剂申请发明专利并完成成果转化)进行治疗
该技术具体包括:自拟脂溢洗剂(香波型)、“引阳入阴”导引头皮按摩手法、自拟脂溢洗剂(煎液剂型)中药熏蒸、梅花针叩刺、脂溢性脱发擦剂外涂、红光照射。为方便直观理解,下对该技术做部分展示:


治疗效果:





讨论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一种最起始于青春期或青春后期的一种进行性毛囊微小化的脱发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脱发疾病。本病男女均可罹患,但表现为不同的脱发模式和患病率。在我国,男性患病率约为21.3%,女性患病率约为60%[1-2]。AGA虽不影响身体健康,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AGA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多基因隐性遗传疾病。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GA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父系明显高于母系[1-2]。目前的研究表明,雄激素在AGA的发病中占有决定性因素。另外毛囊周围炎症、生活压力的增大、紧张和焦虑、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均可加重本病症状。
本病是一个进行性加重直至秃发的过程,国内指南[3]强调早期治疗和长期治疗的重要性。治疗方法包括系统用药、局部用药、毛发移植术、中胚层疗法和低能量激光治疗等,为了达到最佳疗效,通常推荐联合治疗。目前,非那雄胺1mg(保法止)联合米诺地尔是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金标准,但一般3个月止脱,6个月开始生发,9-12个月达到一定效果。但使用非那雄胺对男性性功能有一定影响,使用米诺地尔有出现狂徒可能,很多患者难以坚持。
雄激素性脱发属于中医学 “蛀发癣”、“虫蛀脱发”、“发蛀脱发”等范畴。清·王洪旭的《外科证治全生集》首次提到了“发蛀脱发”病名。清·许克昌的《外科证治全书》又载有“蛀发癣”之名。中医认为本病是脏腑气血强弱盛衰的外在表现,病位在皮毛,本在脏腑功能障碍。古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多从“虚、实”或“虚实夹杂”入手。所谓“虚”指肝肾亏虚、气血亏虚、脾气虚等;“实”指湿、热、痰、瘀等。中医目前将本病的病因归纳整理为以下三个方面:湿热内蕴、血热风燥、肝肾亏损。
我们对本病例使用我科原创技术、配合现代医学治疗,中西联合,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我们采用我科中医特色头皮护理技术,配合现代医学金标准西药保法止及非那雄胺,本病例达到了1个月止脱,3个月生发,5月左右生发明显的效果,与现代医学单纯口服非那雄胺、外擦米诺地尔酊相比,缩短了疗程;配合我科中医特色头皮护理技术,使用米诺地尔酊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狂脱期,这提示中医特色头皮护理技术可能有降低米诺地尔酊狂脱副作用的功效(相关临床研究进一步开展中)。
小结:本病例采取了中西联合的治疗方案,取得不错疗效,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医特色及中医药联合现代医学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优势,后续研究正进一步开展中,希望能够早日和大家分享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Wang TL, Zhou C, Shen YW, et al. Prevalence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China: a community-based study in six cities. Br J Dermatol. 2010;162(4):843-847.
[2]Xu F, Sheng YY, Mu ZL, et al. Prevalence and types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Shanghai, China: a community-based study. Br J Dermatol. 2009;160(3):629-632.
[3]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毛发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1):前插2-前插6.DOI:10.3969/j.issn.1673-7040.2019.01.001.
本文首发于优麦医生App,经优麦医生平台许可转载于丁香园。

最后编辑于 2022-03-14 · 浏览 9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