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掌腱膜挛缩症”



掌腱膜挛缩症是手部掌腱膜增殖性纤维性变性,病变处的掌腱膜呈条索状或结节样改变。1831年因Dupuytren对掌腱膜挛缩的解剖及治疗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所以也将该病称之为Dupuytren病或Dupuytren挛缩。几百年来,虽经许多作者的探索研究,但对本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目前仍无确切结论,其治疗仍以掌腱膜切除术为主要手段。
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10:1。双侧发病约占半数,但极少对称。手指发生屈曲挛缩的以环指最多,小指次之,其余指发病较少。
临床上,有一类疾病,如近侧指间关节背侧出现指节垫、佩罗尼病 、跖部纤维瘤病,与上述定义的掌腱膜挛缩属同一种疾病,具有相似的组织学改变,只是病变的部位不同,并常有掌腱膜挛缩同时存在,因此有人建议不应以掌腱膜挛缩症来命名,而应当称作Dupuytren病。 此病包括指一类疾病,并非特指手的掌腱膜挛缩。
一、病因
此病病因至今不清,目前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种族关系,白色人种对剑,黑色及东方人发病率明显较低。2、遗传因素:统计表明约1/3患者有阳性家族史。3、创伤因素:工作及生活中手掌反复小的创伤,容易被认为是诱发掌腱膜挛缩的原因。4、药物因素:本病可能与癫痫患者长期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有关。5、血管因素:尺动脉分支异常可能是易患此病的先天因素。6、与掌腱膜挛缩有关疾病的影响。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此病与患糖尿病的时间有密切关系,此外酒精中毒的患者中此病发病率较高。
二、掌腱膜的解剖及疾病侵犯结构
正常掌腱膜是由于手掌深筋膜浅层增厚所致,呈三角形。如图所示:


掌腱膜挛缩症好发部位,如下图:

三、掌腱膜挛缩的临床分期
Meyerding分期:
0期:仅出现小结节,无手指屈曲挛缩。
1期:屈曲挛缩仅限于1个手指;
2期:屈曲挛缩超过1个手指,但挛缩手指屈曲角度总和不超过60°
3期:挛缩手指中,至少有1个手指屈曲角度超过60°
4期:5个手指均出现屈曲挛缩。
黄硕麟分期:
1期:手掌部可触及皮下结节。
2期:手掌存在皮下结节的同时又出现挛缩束带,未累及掌指关节和近指间关节。
3期:在2期基础伤出现掌指关节受累,近侧指间关节正常。
4期:在3期基础上出现近之间关节受累。
四:症状
发病早期,常在远侧掌横纹与环指纵轴线相交处,或环指近侧指间关节皮下出现小结节,皮肤稍变厚。偶有轻微疼痛、不适或麻木感。触之皮肤及结节结合较紧,皮肤固定在掌腱膜上。手指伸直时掌侧皮肤紧张,颜色苍白。以后结节逐渐变大,皮肤增厚、变硬,在结节表面皮肤出现横行褶皱,形成沟或凹陷。最终掌腱膜上的结节逐渐消失,代之类似肌腱一样的坚韧皮下索条,并与皮肤皮肤紧密结合。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发生屈曲挛缩,被动不能伸直,但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

五:诊断
1、本病症状和体征十分明确,诊断多无困难。
2、鉴别诊断:一般的挛缩,多有外伤史;先天性关节挛缩,多有家族史、挛缩关节较多。
3、仔细询问家族史、检查跖腱膜、阴茎海绵体等处有无病变。
六:治疗
1、治疗原则:以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矫正畸形为主。
2、手术方法、适应症:
(1)皮下掌腱膜切断术,简单易行,通过数个小切口,直接将挛缩的索条垂直切断。临床不常用,容易因为暴露不足损伤血管神经。适应症:适应症较窄,仅适用于手掌的挛缩,或较成熟的索条状挛缩、手指虽有挛缩但不严重。
(2)部分掌腱膜切除术。仅切除病变组织,改善关节挛缩,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适应症:病变较局限仅限于手掌尺侧或伴有环校址的掌腱膜挛缩;局部皮肤条件好,创面可直接闭合。
(3)掌腱膜全部切除术。病变的以及轻度病变或尚未发生挛缩的掌腱膜,尽可能全部切除,包括:全部掌腱膜,指蹼韧带,手指的中央索和螺旋索。缺点:剥离范围大,易出现手术并发症。适应症:掌腱膜病变广泛,但病变浅侧的皮肤质地尚可,可以直接闭合伤口。
(4)掌腱膜切除游离植皮术。适应症:关节挛缩严重、皮肤条件差,原有皮肤明显不够用。年轻、病变重、复发性可能性大;已行掌腱膜切除,术后再次复发者。
(5)掌腱膜切除旷置术/截指术等,临床不常用。
掌腱膜切除术切口示意图:如下




病例分享:
患者:男
年龄:48岁
主诉:双手掌挛缩2年
术前:双手掌可触及条索状凸起,触痛,环小指伸直略受限。


术中:完整的掌腱膜,皮瓣尖端有点吓人

切除后

术后:皮瓣血运良好,缝合略粗糙,昨天手术多,后面等着台。



最后编辑于 2024-10-29 · 浏览 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