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床实例—成人过敏性紫癜1例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58岁。因“双下肢瘀点、瘀斑伴痒痛2周,加重2天。”于2021年12月27日来我院就诊。2周前患者感冒受凉后双下肢踝部以下出现散在分布的鲜红色瘀点,略高出皮面,双侧对称分布,伴瘙痒及刺痛,无胸闷、胸痛、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关节疼痛,无尿血、尿痛等不适。患者遂于A医院就诊,完善血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具体未见报告),予口服及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症状无缓解,皮疹逐渐累及双小腿,伴少量血疱(图1,详见附件),遂至B医院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诊断“过敏性紫癜”,予以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 tid、依巴斯汀片10mg qn、维生素C片 0.1g qd及双嘧达莫片 50mg bid”治疗,双下肢皮疹较前明显变淡、减少,血疱干燥结痂后出院。2天前患者劳累后皮疹加重并逐渐累及躯干及双上肢,伴瘙痒、刺痛不适,至C医院门诊就诊,考虑“过敏性紫癜?”,予“静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10mg、静滴维生素C注射液2g+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g、肌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 100mg”等治疗,瘙痒及刺痛稍缓解,后病情反复发作,为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就诊,门诊以“过敏性紫癜”收入院。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病人精神状态一般,2周前有受凉病史,现仍稍感头困重,无恶寒发热、饮食一般,夜寐欠安,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小便正常。既往高脂血症病史10余年,未予治疗。无家族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及传染病病史。
体格检查:T:36.7℃,P:75次/分,R:20次/分,BP:164/100mmHg。神志清楚,正常面容,查体合作。各系统检查未查及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腰腹部及四肢散在分布绿豆至绿豆大小暗红色瘀点,部分呈靶形损害,双下肢散在米粒至绿豆大小丘疹,未见血疱、坏死,部分皮损相互融合。左小腿下段内侧可见直径约1cm暗褐色痂壳、鳞屑附着,皮损双侧对称分布,压之不褪色,划痕征阴性(图2,详见附件)。中医舌脉:舌红,苔白,脉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2%,中性粒细胞数:6.44x10^9/L,血小板362x10^9/L;甘油三酯:2.47mmol/L,总胆固醇:7.04mmol/L;电解质、大便隐血、粪便常规、CRP、血糖、尿液分析、凝血四项、心电图结果未见异常。
诊断: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

图1 患者在家拍摄皮损:皮疹累及双足背、双小腿,伴少量血疱,可见靶形损害
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4-12-24 · 浏览 7.6 万 · 50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