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置管术

股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置术
1.术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以及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既往有无置管史,穿刺部位有无皮肤破损感染。既往有置管史者,最好在DSA下置管,先造影,了解股静脉及下腔静脉是否通畅,有无狭窄和血栓。
2.体位:一般选择右股静脉穿刺,患者取平卧位,右下肢外展外旋,连接心电监护,吸氧,湿巾清洁皮肤,备皮,常规消毒铺巾,消毒范围参考股静脉临时透析导管置管术。
3.穿刺点:一般取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向下约2-3cm,或者皮褶下1cm左右为穿刺点,一般超声引导下穿刺。
4.麻醉:先打一皮丘,进针后先抽后推,逐层浸润麻醉,1%利多卡因用量为3ml(麻醉剂用量过多易压迫静脉血管,太少达不到麻醉效果)
5.定位:一般导管尖端放置在腰四水平,即下腔静脉的入口处。
6.穿刺:超声探头放置于右腹股沟处,将股静脉置于屏幕中央,用6F血管鞘穿刺针连接5毫升注射器穿刺,首先刺入皮下,然后穿刺针60度负压进针,方向指向肚脐,移动探头找针尖,找到针尖后,向前移动探头,直至针尖消失,继续向前进针,探头发现针尖后,再向前方移动探头,如此反复,针尖刺入血管腔后可见回抽有血,放低穿刺针角度,保持针尖位于血管腔内中央位置,继续向前进针约0.5--1厘米,退出穿刺针芯,置入血管鞘导丝,超声再次确认导丝在股静脉内,然后退出软针,沿导丝置入6F血管鞘,退出导丝,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5毫升生理盐水+5毫升碘克沙醇造影,确认股静脉,下腔静脉血流通畅后,再打开长期透析导管包,避免中心静脉狭窄或者闭塞无法置管造成导管浪费。沿血管鞘置入长期管导丝。
7.置管:隧道设计有弧形隧道和直形隧道两种,弧形设计向上向外走形,直形向下向外走形。用长期导管在体表标记导管隧道走形及导管出口,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用手术刀片在隧道皮肤出口和股静脉导丝出口处切开约1厘米切口,用弯钳分离皮下组织,隧道针尾端连接导管,折弯后沿隧道出口制作皮下隧道,至导丝出口穿出,撤掉隧道针,扩皮器扩皮后,沿导丝置入撕脱鞘,边送入撕脱鞘边移动导丝,避免导丝打折,或者造成血管撕裂,退出撕脱鞘鞘芯和导丝,沿撕脱鞘置入导管,撤出撕脱鞘。DSA下确认导管尖端位置位于腰四水平,松解股静脉穿刺点导管周围组织,避免导管打折。测试导管流量,肝素封管,缝合切口,固定导管,再次消毒,敷贴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清洁皮肤,手术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