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沙坦类降压药之间的超详细比较
心内用药
国内已上市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包括缬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酯、奥美沙坦酯、阿利沙坦酯、阿齐沙坦片等,是临床常用降压药物。虽同属ARB,但不同品种之间也有所区别。
一、医保情况
现行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共收录了8种“沙坦类”降压药。
缬沙坦是唯一医保“甲类药品”。

二、强适应症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
2018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
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合并临床疾病情况,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强适应症)。

三、指南地位
1.氯沙坦
2019年版《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在沙坦类降压药物中,迄今为止仅发现氯沙坦在降压药的同时,兼有降尿酸作用,并可降低痛风发作风险。
2.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
ACEI/ARB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住院风险和死亡率,并能改善症状和运动能力。无禁忌症和可耐受者首选ACEI,不能耐受ACEI者推荐选用ARB。
在ARB的使用上,《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推荐有明确试验证据的ARB类药物,如坎地沙坦、缬沙坦、氯沙坦。
用法用量见下表:

温馨提示:
若能够耐受ACEI/ARB,推荐以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替代ACEI/ARB,以进一步减少心衰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四、用法用量和服药时间
1.阿利沙坦酯
食物会显著减少药物吸收,生物利用度降低35.5%。建议不与食物同时服用(空腹服用)。
2.缬沙坦
食物会显著降低吸收,生物利用度降低48%,但无论是否进食时服用,8小时后的血药浓度相似。建议每天同一时间服用,要么餐前,要么餐后服用。
温馨提示:
坎地沙坦酯可能引起低血糖症(易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如发现感觉虚弱或者饥饿、出冷汗、手颤抖、注意力下降、抽搐、意识障碍等,应停止服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五、药代动力学
1.氯沙坦、阿利沙坦酯
氯沙坦在肝脏经CYP2C9等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EXP-3174;阿利沙坦酯在胃肠道经酯酶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EXP-3174。

与AT1受体的亲和力:EXP-3174>氯沙坦;消除半衰期:EXP-3174(约10小时)>氯沙坦(约2小时)。
因此,氯沙坦每日服用一次,可有效降低24小时血压。
值得提醒的是:
试验发现,约1%的个体仅有很少量的氯沙坦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
2.替米沙坦
与其它药物相比,替米沙坦的半衰期最长>20小时,偶尔漏服一次对血压影响较小。

六、相互作用
1.不同点
替米沙坦:可升高地高辛的谷浓度(约20%),当与地高辛合用时须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
氯沙坦:氯沙坦及代谢产物(E-3174)均有降压作用,利福平和氟康唑可降低活性代谢产物水平,但临床意义不明确。
2.共同点
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依托考昔等),一是降低ARB的降压作用,二是增加肾损害风险。
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利尿药可以刺激肾素分泌,正在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初次使用ARB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与保钾利尿药合用:ARB可抑制醛固酮分泌,可引起血钾升高,当与螺内酯、氨苯蝶啶等保钾利尿药合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与锂剂合用:ARB可升高锂剂的血药浓度,可能会引起锂中毒,尽量避免合用。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