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7-07:甲状腺结节“纵横比>1”的来源及计算

发布于 2022-01-23 · 浏览 1685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0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caiwj2001 +2丁当

前言

医学院毕业20年的老毕业生了

毕业后没有做临床医生

没想到42岁发现自己患了甲状腺癌

目前半切术后1年

于是重新捡起书本

这些我的一些资料总结

并且计划编写一个甲状腺癌观察的资料合辑

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甲状腺结节纵横比>1判断规则的来源


甲状腺结节“纵横比>1”往往提示恶性

其实这判断规则的建立并不是多么古老久远的事情

2002年韩国延世大学医院金恩京医生率先发现

距今(2022年)刚刚20年


自2002年发现“纵横比>1”提示恶性以来

陆续被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欧洲甲状腺协会(ETA)、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AACE)/美国内分泌学会(ACE)/美第奇内分泌学会(AME)和韩国甲状腺学会(ACI)采用作为诊断标准


而就在今年,2021年6月28日

苛刻的日本内分泌学会

也正式将“纵横比>1”作为正式指标纳入诊断体系


01

原始版“纵横比>1”:没有明确区分截面


2002年,韩国金恩京医生(Eun-Kyung Kim)

描述了甲状腺癌的一个共同外型特征

“Its shape is more tall than wide”

翻译成中文就是“纵横比>1”(直译:高大于宽)

从此“纵横比>1”隆重登上历史舞台


img

参考文献:AJR 2002;178:687–691


在2002年金恩京医生的这篇文章里

提到“纵横比>1”在甲状腺恶性肿瘤预测中

敏感性32.7%,特异性高达92.5%、阳性预测值66.7%

阴性预测值74.8%、准确性73.5%

总之“纵横比>1”这个特征辨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非常可靠

从此“纵横比>1”不断被引用、被实践


img

参考文献:AJR 2002;178:687–691


其实,2002年金恩京医生的文章中

并没有明确提及纵横比计算的切面要求

Jeff找到最古老的文献图片

不难发现

其实采用的是右侧甲状腺横切面

后续研究也证实横切面测量的准确率更高


img


参考文献:AJR 2002;178:687–691



02

加强版“纵横比>1”:探讨B超切面问题


2002年之后,医生们逐渐意识到

并非在每个B超切面

“纵横比>1”都能够表现得如此优秀


因为甲状腺在进行B超检查的时候

至少可以分为3个切面

分别为横向切面、纵向切面和任意切面

需要研究清楚各个切面之间的差异

于是专家们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

这个研究项目里面仍然有韩国金恩京医生


最后结论是:

纵横比>1的形状是预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一个有用的超声特征

在横向或纵向平面上的“纵横比>1”特征

在预测甲状腺恶性肿瘤最准确和敏感


img

图片来源:DOI:10.1089/thy.2010.0372



03

完善版“纵横比>1”:日本甲状腺协会2021


时间到了今年,2021年6月28日

经过近20年的研究

要求最为苛刻的日本内分泌学会

正式发表确认书

将“纵横比>1”纳入甲状腺癌诊断指标体系


确认书中

日本内分泌学会也进行了研究综述

最后的结论是:

“纵横比>1”的特征

对恶性肿瘤(无论大小如何)都有明确的诊断作用

但不能作为判断滤泡癌的特异性指标


同时确认书指出

医生在B超诊断过程中

探头的倾斜和方向对诊断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总之,这个指标非常可靠

对B超医生的操作并未严格要求

至此

纵横比>1作为甲状腺结节恶性特征

取得了全球主流医疗体系的公认


img

参考文献:doi.org/10.1507/endocrj.EJ20-0379



二、纵横比>1怎么计算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几个事实


一是纵横比>1

并没有明确的B超切面要求


二是近20年来经过专家研究、分析论证

发现无论是横切面还是纵切面

“纵横比>1”均有明确的诊断作用


三是医生在B超诊断过程中

探头的倾斜和方向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并不是需要精细操作才能获得的结论


就我国来说

根据《甲状腺及相关颈部淋巴结超声若干临床常见问题专家共识(2018版)》

推荐的是特异性最高的横切面测量和计算方法


甲状腺结节大小的推荐测量方法
(1)结节大小应该测量结节的3个径线,包括在横切面上测量结节的最大径线及与上述径线垂直的最大径线(同一平面),在纵切面上测量上下径线(图3)。测量径线通常与声束平行或垂直,但当结节较为倾斜时,测量径线可与声束存在一定角度。
(2)测量随访中的结节时,为保证评估的准确性,测量方法最好与前次检查相一致。
甲状腺及相关颈部淋巴结超声若干临床常见问题专家共识(2018版)


img


今天的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大家阅读!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85

回复17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