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转行的我,最终还是决定考执医

发布于 2022-01-14 · 浏览 8734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2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此用户已注销 推荐
icon唐医生来了 已点赞

本文作者:丁香医考粉丝-碎碎念的猫


img



先介绍下本人情况,我是一名毕业后就脱离临床最后又回归的考生,相当于执业医师考试「0」基础一次上岸。

真正的复习就只有 2 个月,我总结了一些高效备考经验,希望能给后来的师弟和师妹们一点帮助。

正文共:5543 字  预计阅读时间:14 分钟

我是一名转行医学生

与各位小伙伴们可能有所不同的是,毕业后我没有选择成为一名医生,而是成为了一名朝九晚不定几点的打工人。

2018 年毕业后我做了一名医学编辑,主要负责肿瘤领域相关的内容,日常的工作和医学相关,但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说实话,决定辞职这件事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因为在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决定放弃稳定下来的工作和生活,选择一条前途未卜的路,真的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不过在这份工作上,我也收获了很多。

曾经我是一个很容易钻牛角尖的人,而且学生做久了,习惯于被安排被命令,总是不敢自己做决定。

转行去做医学编辑,让我实现了从学生到成年人的心态转变,我开始敢于独当一面,遇事时不再局限思维,做事也不再畏手畏脚。


最终决定回归临床

时间一久,看到老同学们渐渐事业有成,而我每天还在行走在忙碌且拥挤的早晚高峰地铁,日复一日枯燥的打工生活,令自己不禁开始思考人生:

这份工作,这座城市,真的是我想要为之而奋斗一辈子的吗?

当初支撑我坚定选择医路的初心,到底是何时消失不见的?

也正是,在工作中养成了「决定了,就去执行」的心态,让我在深思熟虑后毅然放弃当前的工作和稳定下来的生活,也让我在复习执医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时不消极以待,而是及时调整,换一种方式继续在医考路上走下去。

所以在深思熟虑后,我毅然选择回归本行,做一名医生,备考执医。转行后脱离临床,导致我的基础较差,但是详细的复习计划和工作上累积下来的习惯,也帮助我找到了 2 个月上岸的备考方法。

今天就分享给同样转行回归,或者基础较差的同学!


- 技能备考之路 - 

刚开始复习时的我已经 1 年多没有接触过书本专业知识,堪称 0 基础。

时间紧迫,拖延症却常伴左右。除了一切需要重头再来外,不断迫近的考试时间也成为了我备考路上的拦路虎。

说来惭愧,报名完成后我早早的买了书,但却一直拖到 4 月份才开始复习技能考试的内容,并且因为脱离学习状态太久,导致我花了近半个月时间才开始进入学习状态。


img



1、笔记是秘诀,实践不能落

需要注意的是,技能考试第一站的笔试部分是拿分的重点。事实上,笔试部分内容并不算多,并且基本都有相应的答题技巧(复习参考书以及视频课会教授相应的答题技巧,所以我们的重点就是理解+记忆)。

所以我在复习时选择了分阶段进行的方式:第一遍复习时重在全面,把参考书上的每一个考点都熟悉背诵,并翻看历年真题和标准答案以熟悉考查方式和答题格式。

第二遍复习时总结重点并做笔记,比如病史采集的答题格式、如何快速完成影像学读片以及心电图读图技巧等;第三遍反复背诵笔记。

我个人复习技能考试操作部分的诀窍就是做笔记。虽然技能重在实操,但一整套实操流程下来步骤繁杂。

如果只是一味的看技能视频模仿老师的动作。到了考场以后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很容易忘记某些步骤或是器械(比如什么时候戴手套、消毒的顺序、体格检查的顺序等等)而导致扣分。


img


图源:站酷海洛


所以我在看技能视频的时候会一边看一边把每一步要说的话、要做的操作以及要准备的器械都写在纸上。

如果想要节省时间也可以打字记在 Word 里再打印出来,然后重复背诵。直到熟练到随便选一个操作脑海里会条件反射的想起每一个步骤和需要用到的器械。

在全部背熟练以后,我会在闲暇时用玩偶代替假人来模拟实操,也会「无偿征用」朋友用来练习体格检查。

友情建议:请选用体格匀称的朋友进行此项操作哦~


2、考试不会也别慌,有啥说啥

到了考场时,受环境影响,人不免都会变得极度紧张,所以一定要在复习阶段把需要记忆的东西背到滚瓜烂熟,否则很容易因为紧张而大脑一片空白。

技能考试中运气也占了一定比例,比如有些人抽到的考题很简单,有些人抽到的考题就很难。

以我为例,我在笔试部分抽到的病例分析题是食管癌,相对简单,但常言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我在第三站抽到的考题是电除颤——唯一一道我以为不会考所以只看了两眼并没有认真复习的题。

如果你不幸像我一样抽到了一道比较难的题,不要慌,大方得体的尽量做尽量说,把脑海里记得的相关的可能得分的点尽量都做出来说出来(但也不要乱说)。

考官会酌情给与一定的分数,千万不要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或是磕磕绊绊话不成句——毕竟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的多拿一分是一分,不是吗?

幸运的是虽然第三站抽到了「天谴题」,但我的技能考试还是有惊无险地通过了。


- 笔试备考之路 -

6 月份技能考试通过后,我才翻开厚厚的复习资料,开始复习笔试内容。此时距离考试时间已经不足 2 个月了,而我才开始看内科第一章节内容。


1、一口吃不成胖子——复习计划要合适

一开始,充满雄心壮志的我为自己制定了为期 2 个月的「魔鬼复习计划」,每天的复习内容都满满当当。

大致的计划内容就是立志半个月完成内科一轮复习,十天完成外科一轮复习,十天完成妇科及儿科一轮复习,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周期的复习计划制定。


img



为了追赶时间并没有安排休息时间,且每天复习的任务量较大,每天看 8 个小时左右的视频课,复习前一天学习的内容至晚 12 点左右睡觉。

一开始每日按时完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逐渐疲劳,导致当日任务无法完成只能拖后。加重第二天的任务导致第二天的任务也无法完成,就这样一天拖一天,一天又一天,陷入恶性循环。

但俗话说得好,「计划一时爽,执行火葬场」,第一版本的计划表连第一个周期都没撑过去就夭折了。 

经历过第一波计划失败,我意识到了我与学霸之间的本质差别之一——学霸可以沉迷学习无法自拔,而我不行。


img



我看着计划表上未完成的任务量和日历上的考试倒计时,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质和量之间,质更重要。执医考试重要,生活也同样重要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味无尽头的学习只会加重疲乏感,让人想要逃避;同时,当天未完成的计划会加重第二天的负担,从而恶性循环。

于是,我为自己重新制定了一份适合「拖延症患者」的学习计划表,所以我减轻了每天的任务量,加入了休息时间,不再囿于书桌和课本。

休息时间里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比如每天可以看 1 集美剧或是来两盘 TIMI,考试之余顺便上了波分。

同时把大计划表分解一条一条写到便签上,每天晚上临睡前把写有第二天计划的便签贴在桌子上,每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这样不仅条理清晰,也会让自己有一点一点填完一个坑的成就感。

我也给自己制定了惩罚措施来应对「拖延症」——如果当天计划未完成,则需取消下一次休息时间,以追回计划进度。

虽然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但学习状态和效率都大大的提高了。


2、从源头消灭焦虑——早复习,抓重点

笔试复习建议越早开始越好,这样有条不紊后期不会过于慌乱,毕竟一切考试焦虑感都源自于准备不足。

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清晰自己的目标:学霸的目标是拿高分,我的目标是 360 分万岁(当然还是鼓励大家目标定高点,分数越高越好啦)。

 

img



在时间紧迫且只求通过的情况下,我个人的方法是抓重点——重点复习内外妇儿——尤其是妇儿,内容相对少且简单,一定多多抓分。

内外妇儿重点复习高频考点,比如多年不考的考点或是过于晦涩难懂的考点可以视情况取舍。

对我而言内科白血病章节的知识点就比较难记忆,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能记多少记多少,实在记不住的就拉倒。


3、知识点巩固——对应刷题

2 个月的复习时间太过于紧迫,所以我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重点放在内外妇儿,努力抓分,其余随缘。

虽然目标明确,但一开始我还是花了时间踩了坑——第一遍复习时,因为几乎 0 基础,导致课后做题错误率太高,因而感到挫败,抗拒刷题。

这就使得我记忆不牢,复习过一轮后记在脑海里的知识点寥寥无几,第二轮复习时也很吃力。因此,建议各位小伙伴一定一定要刷题,做错题就多背几遍加深印象,毕竟看完书不是重点,知识点记在脑海里才是重点。

第二轮复习时我开始背书加刷题,我个人的经验是不仅要背过一章就做一章节的练习题,更要做模拟卷来练习,毕竟相应章节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有限,

也可以每天刷刷丁香执考助手公众号的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各系统性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实考场上没有遇到太多类似的题目,因为医考一年比一年更难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刷题有利于了解历年考试的高频考点,所以真题一定要刷,但刷真题的目的不是寄希望于在考场上遇到原题。

我刷题的目的主要是巩固记忆,以及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因此在刷题的时候,不能满足于选对答案,而是一定要弄懂为什么选这个选项,以及为什么不选其他的几个选项。

复习完一个章节,就去做相应章节的题目,搞懂每一个选项,这样一遍一遍的回忆复习的内容,有助于加深印象。

其次,刷题多了,会更容易学会抓住题眼,这样在正式考试的时候能够通过抓题眼快速做完题目,使考试时间更加充裕。

此外,也要做综合性的题目。因为复习完一个章节,在做对应章节的题目时难免会有「蒙对答案」的 buff 加成(毕竟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是有限的,蒙对的概率更大)。

综合性的题目更能够考验对系统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更贴近正式考试的形式。


4、临考不慌——口诀速记

临近考试的一周时间,我开始找寻各种方式巩固知识点,比如背诵各种顺口溜等,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比如,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胃角和胃窦小弯,则可以记为:胃溃疡好发于边边角角(胃角)的小(胃窦小弯)地方;

但个人建议不要为了顺口溜而顺口溜,因为有些拗口的顺口溜背诵起来反而更花时间精力,我们的目标是记住知识点,因此不妨自己找寻一些熟悉的人事物来帮助记忆。


5、考试放松——考完一门丢一门

其实我个人认为上了考场,就是检验平时复习程度的时刻了,再怎么焦虑再怎么觉得复习不足悔不当初,都是已经于事无补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吃好喝好,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再熬夜临时抱佛脚,这样才能保证考场上大脑能够正常运转。

img


考试的时候做到会做的题不马虎保证做对,看似会实际又不会的题尽量往靠谱的选项上蒙,一看就不会的题佛系随缘,不要纠结太长时间,分配好各题的答题时间。

考完一场后就放下,不论答的如何,安心准备下一场,我在考试时,第一场考试的题答的云里雾里,考完以后备受打击,但所幸及时调整了心态,积极面对剩下的三场考试。

考过一场后尽量不要对答案(这一点看个人习惯,我不喜欢考过后对答案,会影响心情并且变得更加焦虑)。


一战上岸经验总结

谈及具体的复习方法,我个人的方法大致总结起来有三:一是做笔记,二是自我施压,三是奖励诱惑大法。

img


图源:作者笔记


做笔记有利有弊——优点就是后期复习更容易抓住重点且不用再翻看、背诵厚厚的参考书,弊端则是前期复习时要花费相对大量的时间。

自我施压这一方法实际上来源于我的心理压力,毕竟放弃了曾经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来考执医,那么于我而言如果没有成功考过的话,我所放弃的以及我所投入的精力就算是白费了。

所以一旦我感到倦怠的时候,我就会想一想身上背负的重担,然后重新充满斗志。

奖励诱惑大法顾名思义,我和自己作了约定——如果考过,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没考过......没考过我也没心思玩了hhh。

最后,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更无须要求自己面面俱到,记住所有内容,毕竟是一场通过性考试,明确目标,抓住重点,360 分万岁!


-一路不易,心路历程-

不知道是否还有小伙伴像我一样,毕业后转行,又想回归初心,做一名医生,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在犹豫不决。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个人的一点小感悟。个人觉得,做选择的本质就是权衡。

对我而言辞职回归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所以我也是综合了各个方面的因素并认真的做了权衡后,相信自己在这个年纪自己还有追寻梦想的机会和能力,所以决定了辞职回归。

所以建议在做决定前一定要慎之又慎的权衡利弊,一旦决定后也要坚定的执行,目标清晰,不要浪费时间在无用的人事物上。

经过上一份工作的历练,我自觉做事情更加条理清晰,因而得以有条不紊的度过从辞职到备考的这段时间,现在回头望去,时间虽长,但每一天都没有被浪费。


写在最后

备考的过程是一个煎熬的过程。在备考的这段时间里,我曾多次因为压力太大而彻夜难眠,躺在床上思考人生——努力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到底哪个更重要?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我的答案是——在努力的过程中,要有必须成功的信念,对自己施压,不留后路;而面对结果时,要学会接受结果,宽宥自己。

在考场上的时候,我看到了许多上了年纪的考生,我旁边的小姐姐也是二战执医了。

那时的我仍在为此次能否顺利通过考试而忐忑不安,但心中的信念却变得坚定了——尽人事听天命,考试失利是常事,大不了卷土再来,学医的女人永不认输!


img



最后,通过执医考试无疑会为我的未来带来诸多好处,最起码我在职业选择上更具主动权了。所以希望各位在为执医而艰苦奋斗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挺住,相信自己能赢!

毕竟年年期末似高考的大学五年我们都挺过来了,没有什么能够打倒我们医学生!


img



【丁香医考-备考建议】

每一个执业医师考生的基础、学历、工作情况、可支配时间,都不一样。丁香医考每周整理一篇学员经验,帮助大家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

像碎碎念的猫同学这样转行回归的考生,或者是基础薄弱的的同学:

1、不要着急,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2、提早复习,时间不够就抓重点复习。

3、多刷题,记笔记,刷题对应知识点。

4、临考不慌,考完一门丢一门,不要对答案。

5、自我施压,建立简单的奖励机制。

最后祝愿所有同学都能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考试!

原文链接:https://dxy.me/3sATbc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01-14 · 浏览 8734

24 207 5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