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发表|保姆级讲解,解决在SCI投稿前后所有问题!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问SCI发表前后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吗?其实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还是很多的,今天就给大家详细地整理了一下~
SCI发表前
1、实验结果评估:实验结果是否能够发一篇SCI文章?
2、选刊:看看自己文章适合什么样的杂志,选择什么样的期刊,专业期刊还是综合期刊。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多少,年发文量是多少,普遍接受率是多少,以便评估自己的录用概率;
3、自己的文章属于什么类型:论著、综述还是报告,一般来说期刊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要求是不一样的;
4、有没有在期刊官网下载最新的投稿须知,期刊版面费情况如何;
SCI写作中
1、语言方面:注意英文表达,不要采用直接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方式,尽量学习使用英语母语科研文章的表达方式。可以套用严谨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
2、严格按照期刊要求的格式来进行写作排版;
3、避免使用夸大的形容词,类似:首次发现、重大成果等等;
4、注意期刊的投稿要求,首页内容要求:是否需要提供关键字等等,通讯作者清晰,页眉标题字数,全文字符数要求。摘要是否有特殊的格式要求和字数限制。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参考文献的数目限制 ,以及关于引用文章和数据的要求。最好可以引用几篇该杂志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
5、注意文章中不要使用中文输入法中的标点符号。注意各种时间表达、缩写、希腊字母的格式;
6、检查是否进行了伦理道德申明;
7、图表是否符合杂志要求,分辨率、数目、大小以及格式的要求。比如图片格式一般要求EPS或者TIFF的,现在很多杂志要求图片模式为RGB的;
8、最后文章是否进行了致谢。
投稿期间
1、投稿时是否了解期刊的投稿程序,杂志是否只接受通讯作者的投稿;
2、最好准备一个国际通用邮箱以便以后的交流沟通。
3、版面费用是多少。
4、投稿信Cover letter是否准备好了,以及期刊对Cover letter有什么明确要求,是否需要作出一些关于版权等的声明。。
5、稿件格式,是否只接受PDF格式的文件。
6、确认作者栏中所有作者的准确信息。
审稿期间
1、确认自己已经投稿成功,记住自己的文章编号,以便今后跟编辑进行沟通。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收到了编辑的初步意见,一般系统会有显示;
2、文章审稿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后需要耐心等待。刚开始不要写邮件群去催,一般2个月后发邮件询问比较合适 。
3、如果文章被告知返修,请一定按照审稿人意见进行修改,需要补充的实验及时补充,如果条件不允许也要跟审稿人详细解释。回信时需要注意语气,不要过于冲动。
4、一般需要返修多次才能有最终结果,这个过程时间比较长,大家需要有一些耐心。
5、按时交纳相关费用,避免因为缴费问题影响文章录用。
6、交纳完费用之后再进行校对。比如核对基金号,以及相关作者的信息。
7、最后就是见刊啦,一般都是网上出电子版。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以见刊了。
相关资料
跟大家详细理清了SCI投稿前后的注意事项,是不是思路方面就清晰多了呀。其实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保姆级的SCI投稿工具大礼包!包括有选刊工具,投稿阶段所需要的邮件模板,常用的表格还有伦理声明模板等等。帮助您在SCI投稿的过程当中顺风顺水~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Q4FQydQQ3tWMcEe_6QrlA
提取码:jxz3
喜欢这篇内容的话欢迎关注我,或者点赞、评论、分享给其他读者吧!
不关注也没关系,我还是爱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