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发布于 2021-08-17 · 浏览 921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7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概述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是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 TNFRSF1),分布广泛,分为I型(CD120 a/ TNFRSF1A)和Ⅱ型(CD120b/ TNFRSF1B),二者胞外区结构相似,但型受体胞质区含死亡结构域(DD),而Ⅱ型受体则无死亡结构域,故两型受体在信号转导上存在差异。TNF和LTα均可与两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结合。TNF受体(TNFR)主要是跨膜蛋白,参与一些生理过程,如宿主防御、炎症、细胞凋亡自身免疫、以及免疫、外胚层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器官发生等。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在能够杀死小鼠中的癌细胞的血清中发现的细胞因子。现在已经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包括19个配体和29个不同的受体。TNF超家族的配体成员主要有NF-kB配体的TNF-α、TNF-β、淋巴毒素-β、CD40L、FasL、CD30L、4-1BBL、CD27L和OX40L,TNF相关凋亡

诱导配体( TRAIL), LIGHT受体激活剂( RANKL),TNF相关的凋亡诱导因子( TWEAK),增殖诱导配体(APRIL),B细胞激活因子(BAF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剂(VEGI),胞质素A(EDA-A1,EDA-A2)和 GITRL。

临床意义

1.当肿瘤坏死因子TNE超家族与其受体结合后,肿瘤坏死因子TN超家族各成员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TNF可以有造血功能、抗细菌感染、免疫监视和肿瘤退化等作用,但其失调也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由TNF驱动的炎症通路的失调被认为是导致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IMID)的常见的潜在机制。尽管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是在大多数IMID中,TNF被上调的结果得到了支持。TNF抑制剂类药物已经用于临床,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牛皮癣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克罗恩病等,并且有显著治疗效果。TNFR在免疫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FASL和APO2L/TRA通过p53非依赖性机制诱导细胞凋亡。

2.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与其受体各成员,与肿瘤发生肿瘤发展、侵袭和转移具有相关性。不仅诱导其自身的分泌,而且还刺激其他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其在內毒素诱导的败血性休克具有重要作用,还参与晩期肺瘟患者化疗引起的败血性休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症中起核心作用。在免疫、心血管、神经、肺和代谢疾病中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目前,TNF超家族受体成员是药物开发的主要目标。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21

2 1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