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岸的在职研的一点经验

本人2011年本科毕业后在市级的三级医院工作至今,刚毕业的那会,对于在职研究生的了解很少,身边的同事多是报的统招的研究生。跟我一起进医院的两位同事,已经考上统招的研究生,本人英语水平一般,四级也是大学才过的,毕业那年也曾经考过一次研,但考的不好,后面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没有去面试、调剂。工作后因为繁忙的工作压力,也没有萌生考研的想法,对于周围人能考上研也是羡慕不已。后面医疗上的事情让我有点力不从心,对于考研的想法也慢慢放弃,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过了三四年。
前年去外面进修,我的想法才开始转变,进修的很多同事都有研究生学历,或者博士学历,本科进修的还是少,对于临床我们算是“经验丰富”,但在科研上相比就相形见绌了,所以进修回来后也慢慢的了解在职研究生的一些事项,院内有几位通过了在职研究生同事,有时在一起的时候也会聊聊,但获得的信息不多,因为我们没有参加过规培获得规培证,所以只能报学术型在职。
去年因为疫情原因,错过了在职报名,有点可惜,加上自己也没有去认真了解,其实多去报考的网站上逛逛还是可以发现些有用的信息。今年开始更加关注报考的学校,我所报考的学校5月份开始出招生简章,6月底开始现场审核资料,7月中旬考试,8月初出的成绩,现在因为在职考试的人数逐渐增加,有些学校需要入学英语考试,只有过了线的同学,才有可能入学参加课程学习。
对于10年没接触过英语的菜鸟,既然下了决定,也必须搏一搏
1、对于基础薄弱的单词环节,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单词,利用30-60分钟,对于我们这种笨鸟,也只能先飞,我用的是扇贝考研的APP,每天完成今天的任务并打卡,英语单词反复记,虽然到考试的时候才记了2000多个单词,单句子大概的意思还是看的懂;
2、完型跟阅读理解是重点:里面涉及到很多生词,这时候就应该加强记忆,反复读读,完型相对简单点,阅读理解的词量更大,很多时候是需要结合语境,才能判断作者的意图,多熟做真题,反复推敲。这次入学考试的阅读理解单词量较多,看完有时自己都懵了,所以只有静下心来推敲。
3、英汉互译:入学考试的是汉译英,我们买的参考书里面的英译汉,所以有点不同,可能这次更注重语音的表达,这要求我们在日常注重积累,尤其是词组及句型;
4、作文:占比是比较大的,一般是20-30分,需要我们熟练运用词汇跟句型,作文我相对花的时间较少,只是在最后一周突击了一下,时间确实仓促,自我感觉写的不好,作文占的比重大,平时多练习写。
最后,虽然准备了2个月,但总算上岸了,有拼搏才有收获,希望给即将在职考研的同学一些经验跟借鉴,写的不好,欢迎拍砖!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