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an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人工被动免疫

发布于 2021-08-05 · 浏览 621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8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概述

被动免疫是机体被动接受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或其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其免疫力产生较快,但持续时间短,不具备免疫记忆性;多用于传染病发病后的紧急治疗,以及可能发病的紧急预防。

被动免疫制剂

主要有抗毒素、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丙种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胸腺素、干扰素等。

人工被动免疫与主动免疫比较

1.主动免疫接种的物质本质为抗原(疫苗、类毒素等)而被动免疫为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2.主动免疫产生时间慢,通常需要1-4周;被动免疫出现时问快。

3.主动免疫维持时间长,可达数年;被动免疫多为23周。

4.主动免疫用于疾病的预防;被动免疫多用于疾病治疗和紧急预防。

破伤风的被动免疫

破伤风的被动免疫主要指将外源性抗体如HTIG或F(ab’)2/TAT注入体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用于破伤风的短期应急预防。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含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equine anti- tetanus F(ab’)2,F(ab’)2]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HTIG)。其中F

(ab’)2是在原有使用马血清生产TAT工艺的基础上,经加用柱色谱法纯化工序降低IgG等大分子蛋白的含量、提高有效成分抗体片段F(ab’)2的相对含量,使之安全性较TAT得到较大提高。在HTIG难以获得时,应优先选择F(ab’)2,其次选择TAT。既往未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为至少注射过3剂TTCV)的患者和接种史不明确的患者如果出现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应肌注HTIG进行被动免疫。HTIG难以获得时,应当优先选择F(ab’)2,其次选择TAT。HTIG用量为250~500IU/次,单次注射,接种部位为大肌肉处(如臀部),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F(ab’)2/TAT用量为1500~3000IU/次,接种部位为大肌肉处(如臀部),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因F(ab’)2/AT作用维持时间仅有10d,对伤口污染严重的患者,应考虑F(ab’)2/AT注射后1周再次注射。注射前应将1500IUF(ab’)2/TAT用10m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后进行皮内试验,皮内试验阴性方可肌内注射。注射F(ab’)2/TAT后,应当观察至少30min。如果皮内试验阳性,应当改用HTIG。

新型冠状肺炎的被动免疫

病毒感染者在感染病毒后,会出现免疫应答反应产生抗体。而机体能够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有两类:第一类为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杀伤细胞(如NK细胞、巨噬细胞等)会识别并作用于病原将之清除,是一种无针对性、无记忆性的防御机制,为机体抵御病原侵袭的第一道防线;第二类为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产生的一种具有针对性、记忆性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且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会出现迅速而增强的应答。免疫反应中对病毒起直接作用的是抗体。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由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产生(包括5种:IgM、IgD、IgG、IgA、IgE,其中IgG含量占据75%,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可以和病原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止其入侵机体细胞。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可直接输注给接受者,使其被动性地直接获得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力,这是恢复期血浆疗法的治疗机理。在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釆用恢复期血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临床现实性意义重大。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21

2 收藏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