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胃酸分泌的神经和体液因素
查看病例
促进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
与迷走神经有关的四条通路


组胺:
①具有极强的促胃酸分泌作用。
②组胺由胃黏膜内的肠嗜铬样细胞分泌,以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邻旁壁细胞的H2型受体,引起壁细胞分泌胃酸。
促胃液素:
①促胃液素→壁细胞→分泌胃胃酸。
②促胃液素→肠嗜铬样的细胞→释放组胺→壁细胞→分泌胃酸↑
其他因素:钙离子,低血糖,咖啡因和酒精等。
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

盐酸的作用如上图所示
脂肪:
脂肪积极消化产物,进入小肠后导致小肠粘膜分泌肠抑胃素(包括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神经降压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运动作用。
高张溶液: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以引起高张溶液→刺激小肠内的渗透压感受器→肠-胃反射→胃酸↓
影响因素:
缩胆囊素(CCK):
可以结合不同的受体而对胃酸分泌产生完全不同的效应,对胃酸的分泌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血管活性肠肽(VIP): VIP对盐酸的分泌起双重作用,既可刺激也可抑制胃酸分泌。
①VIP→可抑制食物、组胺和促胃液素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
②刺激δ细胞→生长抑素↑→分泌胃酸↓
③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
铃蟾素:
①又称蛙皮素或促胃液素释放肽。
②铃蟾素→G细胞→促胃液素→壁细胞→分泌胃酸↑
Valosin:对于基础胃酸分泌有刺激作用,这一作用不依赖于促胃液素的分泌。
生长抑素:作用于壁细胞、Ecl细胞(抑制组胺释放)和G细胞(抑制促胃液素释放)→分泌胃酸↓
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抑胃肽:抑制阻碍和胰岛素性低血糖引起的胃酸分泌,其作用是由生长因素介导的。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