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okine receptor family趋化因子受体家族
概述
趋化因子是一个分子量8-10Kda的趋化细胞因子家族,它控制着免疫细胞的迁移模式和定位,迄今已鉴定出50多个趋化因子和19个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被认为能诱导免疫细胞进入这些疾病的受影响器官,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B细胞,并被认为参与了组织中白细胞的活化,促进了整合素的激活以及蛋白酶和炎症介质的产生。
分类
根据半胱氨酸残基在其主要氦基酸序列的氨基未端附近的位置,将这些分泌的信号蛋白分类为四个主要的亚家族:XC趋化因子(含单个N-末端半胱氨酸),CC趋化因子(氨基酸未端附近含2个半胱氨酸),CXC趋化因子(两个半胱氨酸被一个其它氨基酸隔开),CX3C趋化因子(两个半胱氨酸被其他三个氨基酸隔开)。
经典趋化因子受体是具有7个跨膜的蛋白质。偶联到G蛋白,调节免疫细胞迁移,并包括CC、CXC、ⅩC和CX3C-趋化因子受体(CCR、CXCR、XCR、CX3CR)。相反,“非经典”趋化因子受体( ACKRs)不与G蛋白偶联,有七次跨膜受体,但是不由到免疫细胞迁移。在许多人类风湿性疾病中观察到高水平的趋化因子,包括1、类风湿性关节炎(RA)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系统性硬化症(SSc)4、血管炎5、特发性炎性肌病(IIM)。
趋化因子与特发性炎性肌炎
在特发性炎性肌炎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T细胞被招募到肌肉中,以响应由T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CXCL10。此外,T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CCL2和CX3CL1诱导CCR2单核细胞和CX3CR1单核细胞募集到肌肉中。单核细胞也产生这些趋化因子促进额外的招募。
趋化因子与系统性硬化症
多个趋化因子参与了SSc,特别是CCL2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治疗靶点,CCL2在SSC患者血浆和血清中的高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弥漫性皮肤SSC患者血清CCL2浓度高于晚期弥漫性皮肤SSC患者提示CCL2在SSC期具有重要作用。SSC早期的CCL2可能来源于皮肤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局部产生。CCL3在水泡中升高,但是在血清中并不高。内皮和成纤维细胞分泌CX3CL1,招募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泌CXCL10招募T细胞。
趋化因子与风湿性关节炎(RA)
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滑膜组织中,滑膜巨噬细胞产生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和CXCL8,促进中性粒细胞进入关节。一旦中性粒细胞进入关节,它们就会被激活并产生CXCL2,从而放大中性粒细胞招募和刺激巨噬细胞产生额外的趋化因子。在RA中,滑膜巨噬细胞通过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CCR5、CCR9和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产生趋化因子,促进单核细胞的增殖。滑膜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产生趋化因子,通过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XCR4、CXCR6、CCR5和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诱导T细胞迁移。FLSS和树突状细胞也能产生CXCL13和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它们通过CXCR5促进B细胞的增殖。滑膜巨噬细胞和FLSS产生的CXCL8、CXCL12和CXCL16分别通过CXCR2、CXCR4和CXCR6在内皮细胞上表达。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