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转运与排泄 王欣然
查看病例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消化系统解剖生理,六大营养素消化、吸收、转运与排泄。
第1部分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唾液腺、口腔、咽、食道、 胃(内有胃腺)、肝脏、胰腺、小肠(内有小肠腺)、大肠和肛门。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腔至肛门的连接管道。Treitz韧带以上是上消化道,Treitz韧带以下是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含淀粉酶),胃腺(含蛋白酶),肝脏(没有消化酶),胰腺(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肠腺(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各消化腺其实都归属一个大消化腺,彼此相通的,属于消化腺这个大范畴,所以有些人有腮腺炎会引发胰腺炎的。
大多数的消化酶都会汇聚于小肠,所以小肠是最大的一个消化场所。
消化
消化:食品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机械消化:或物理消化是指食物经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肠胃长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食糜的过程。
化学消化:在消化道内,痴迷于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大分子营养素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消化的过程分为口腔内的消化,胃内的消化和小肠内的消化。
口腔内消化
唾液腺:人的口腔内有三对大的唾液腺,分别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所以馒头越嚼越甜。但是口腔内消化大多数还是以机械消化为主。但是淀粉转化为麦芽糖的基础,也是需要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才能实现的,所以人要细嚼慢咽。
唾液的成分:日分泌量是1000~1500毫升,水分占99%。唾液的生理功能:湿润口腔和清洁口腔,润滑食物便于吞咽,溶解食物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觉,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胃内消化
胃的运动形式有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和胃的蠕动三种。
容受性舒张:体积可以增大到1000~1500毫升。紧张性收缩:使胃腔内有一定的压力,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并协助推动食物向十二指肠移动。胃的蠕动: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并把食物以适合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速度向小肠排放。
胃液:淡黄色透明酸性的液体,PH0.9~1.5,成人每日分泌1.5~2.5升。有胃酸,胃蛋白酶,粘液,内因子等。
胃酸:激活胃蛋白酶原,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抑制和杀灭胃内细菌;进入小肠后刺激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促进胆汁排出;有助于小肠吸收铁和钙。
小肠消化(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5-6米长
小肠的运动有紧张性收缩,节律性分节运动和蠕动三种形式。
紧张性收缩:收缩性越快,运转的就越快。
节律性分节运动:由小肠环状肌的舒缩完成。蠕动:把食糜向大肠方向推进,由环状肌完成,但速度缓慢。
小肠内的消化液主要有胰液,胆汁和肠液组成。
胰液:无色无臭的弱碱性液体,pH值为7.8~8.4。可以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含多种消化酶,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胆汁:金黄色或橘棕色的弱碱性液体,味苦,成人每日分泌是0.5~1升。非消化期储存在胆囊,如果进食,就由肝脏及胆囊流入十二指肠。
胆汁不含消化酶,主要成分为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其中最有意义的胆盐:加强脂肪酶的活性,乳化脂肪,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所以如果有些人厌油腻,就可以查一下肝胆功能,是否对消化脂肪有了障碍。
肠液:呈弱碱性,PH7.6,成人每日分泌1~3升。含多种消化液消化酶,此外还常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微生物。肠液的作用:进一步分解肽类,二糖和脂之类,使其成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大肠 无重要消化活动,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贮存残渣。大肠内容物受细菌的分解作用,大肠内细菌还能合成少量 vk和某些VB族。对机体的营养和凝血有一定生理意义。
下一节:吸收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