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类风湿患者如何养生

深圳玄技堂施建勇博士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正是民间繁忙的时候,种植蔬菜,备足过冬;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炎热的气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夏季多雨、潮湿,对于风湿病患者的居室应该具备向阳、通风、干燥等条件,天晴时宜打开窗户以通风祛湿,床上被褥也应经常在太阳下曝晒以去潮气。

少动多静睡子午觉
小暑节气昼长夜短,天热炎热,动则汗流浃背,人们常感到精力不济,疲倦乏力。故在这个暑热逼人的季节里,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避免剧烈的运动使人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太过而伤阳。夏季在五脏中应心,汗出太过可使心阳暴脱,故三伏天是全年中发生运动猝死最高的季节。
此外,每天作息应有规律,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尤其要注意睡好子午觉,不要熬夜以及在正午时外出加班加点工作。所谓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有利于养阴,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阳,午觉只需在午时(11时至13时)休息若30分钟即可,此时是“合阳”时间,阳气最盛,休息一下加点“油”,下午工作效率最高。小暑时节,人们亦可晚睡早起,中午前后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
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夏季人的情绪容易烦躁。《黄帝内经》曰:“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保持快乐舒畅,不要动怒,心胸宽阔,精神向外,要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可以通过听舒缓的轻音乐,缓解不良或烦躁的情绪。闭目养神或静坐沉思也是不错的消除烦闷的方法。当遇到不痛快的事情时,切忌大怒,因为情绪波动太大,伤心更伤身。最好的方法是回避,暂且搁置,等冷静后再去处理。
饮食卫生宜清淡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夏季清热解暑,绿豆最佳,男女老少皆宜。绿豆,味甘,性凉。功能为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暑热烦渴,用绿豆煮汤冷饮,有消暑除烦止渴的功效。夏季煎汤代茶,可预防中暑。皮肤疖肿、丹毒者,除了服用绿豆汤,也可用绿豆研末、蜂蜜调敷。此外,绿豆有降血脂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动脉硬化。
不要贪凉进冷食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隐患。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适度锻炼更健康
建议在晨起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间运动,避免中暑。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最好在下午或傍晚运动,因为晨起交感神经兴奋,是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高发的时间。
暑热伤津,所以夏季运动强度要适当降低,活动量也应适当减少。一般来说,运动时间30~60分钟为宜。要多做些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慢跑等。
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盐分,避免出汗过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补充盐分的方法有好多种,饮淡盐水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后避免一次性喝大量水,这很容易导致水中毒,尤其避免大量喝冷饮,因为这样会影响食欲,重者可导致胃炎等。
扶阳补气驱寒邪
夏天的阳气最旺盛,人体亦是如此,即《黄帝内经》所言:“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平素阳气亏虚的患者在夏天症状会减轻或病情缓解。
同时,夏天也是人体最适宜扶阳的季节,应用具有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的中药,通过内服或外治等方法,扶助人体阳气。阳气充足了,到了秋冬季节疾病就不容易复发或加重,“冬病夏治”即根据此理。这里的“夏治”就是在夏季三伏时令施以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不仅可以穴位贴敷,还可以内服中药。治疗的疾病也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对心血管疾病、脾胃疾病等亦有良效。医生会根据夏季气候特点及个人体质灵活处方,患者须谨遵医嘱,切忌盲目服药。
在夏季还要注意补充水分,建议多喝茶水,因为其不仅能补水,还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另外,饮茶还可促进食物吸收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矿物质水平。人的体质各异,饮茶也要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