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clone deletion克隆清除

发布于 2021-06-29 · 浏览 62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32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概述

克隆清除是指未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mIgM,若mIgM与骨隨中的自身抗原结合,及导致细胞凋亡,形成克隆清除。

克隆清除学说

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提出体内约存在着102-107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克隆,每一克隆细胞都具有其特异的、能与其相应抗原决定簇起反应的受体。但处于未成熟阶段的T、B反应细胞系因接触抗原而被清除,则造成免疫耐受。现知大量未成熟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胸腺内因接触相应的自身抗原后,发生程序性死亡而被清除,这是维持自身耐受最有效的机制。

克隆清除学说强调了免疫耐受诱导过程的中枢衰竭机制。这一学说尚不能解释许多客观存在的现象:①已建立的耐受性可以、甚至易于被破坏,即对原先的耐受原重新出现免疫应答;②给已建立耐受性的动物输注同品系正常动物的淋巴细胞(含反应克隆)并不能使动物恢复对耐受原的免疫应答;③将已建立耐受动物的淋巴细胞转移到同品系正常动物体内,能使其产生对相同抗原的耐受性;④成年机体对大多数自身抗原虽呈免疫耐受,但业已发现成年机体内可检测到对自身抗原起反应的T和B细胞克隆的存在。

B淋巴细胞克隆清除

B细胞是RA发病机理中的核心环节之一。B淋巴细胞克隆清除治疗不但可以减少自身抗体产生,重要的是清除了表达特异性致病基因突变Ig的记忆B细胞。抗CD20单抗是研究最早和目前最集中的治疗选择。

1.CD20分子:CD20是B淋巴细胞特异性膜表面分化抗原,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33000~37000的4次跨膜磷酸蛋白,表达于前B淋巴细胞、静息或活化的成熟B细胞,而不表达于造血干细胞、 pre-preE细胞、浆细胞或其他正常细胞。可能参与B细胞的增殖、分化、信号传导和钙离子的跨膜传递。CD20胞內区与酪氨酸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为非共价结合,CD20与抗CD20抗体的结合将激活这些激酶,诱导磷脂酶C(PICγ)的磷酸化。

2. Rituximab与B淋巴细胞的克隆清除:CD20为作用靶点的抗体主要有I175、2H7、B1、C2B8、HM7,C2B8(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是5年前FDA批准上市。 Rituximab是CD20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由鼠抗人B淋巴细胞CD20杂交瘤抗体 IDEC-C2B8的可变区与人的IgG1K恒定区构成。

Rituximab对B淋巴细胞的克隆清除机理包括:(1)由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2)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3)触发凋亡CD20与~ tuximab结合后CD20不会被内化或脱落。可直接抑制B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该凋亡的发生与钙离子相关。CD20与抗体交联形后,PLCγ磷酸化,干预信号传导转录活化因子3/白介素6途径(STAT3/IL-6途径)、下调c-myc和上调BCL-2家族成员前细胞凋亡分子Bax水平。钙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內的钙离子浓度增加,抑制B细胞从G期进入S或G2+M期,最终 caspase活化引起细胞凋亡。由于CD20在B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特点, Rituximab介导B淋巴细胞克隆清除治疗对已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无效,不能期望很快就能降低抗体水平和获得临床缓解,只有致病性B细胞克隆被充分清除,临床症状才能逐渐改善,但一旦有效,疗效维持较长时间。

Rituximab介导的B淋巴细胞克隆清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进展

1997年 Rituximab被FDA批准用于恶性肿瘤如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治疗,1998年伦敦大学 Edwards和 Cambridge等报道了 Rituximab用于治疗RA。5例顽固性RA患者,先后至少使用5种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后未获缓解,接受Rituαimab 300mg,第2天600mg,第8、15、22天+环磷酰胺750mg,第4、17天+泼尼松30-60mg/d,11~22天联合治疗后,滑膜炎和关节肿胀改善。6月后观察病例全部达到ACR50缓解标准,60%(3/5)达到ACR70标准。缓解期最短6月,最长者达33月。 Devita等于2002年报道了5例女性RA患者,经氨甲蝶呤+环孢霉素A治疗,其中4例曾经尝试4种以上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治疗,其中2例曾联合使用TNFc~单克隆抗体 infliximab(0.3mg/kg第0,2,6周,随后8周1次)治疗无效。予以 Rituximab治疗,375ms/m每周1次共4次,同时予以泼尼松5-7.5ms/d和非甾类抗炎药。接受治疗6个月后,除1例RF阴性RA患者无效外,分别有2例达ACR50和ACR70缓解,其中2例患者在第2月即分别达到ACR50和ACR70缓解。最大病情活动性评分(DAS)改善在4~8月,经MRI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受累关节滑膜炎明显改善,C反应蛋白和RF均有明显下降或转为正常,IgM减低30%~60%,IgA和IgG下降幅度小于30%,最长缓解期12月,激素和非甾类抗炎药减量。2002年 Edwards和 Cambridge等汇总共22例的不同治疗分组的回顾性研究,治疗分组如表1所示。第川组治疗方案中RTX剂量低于600ms/m,未联合无环磷酰胺,疗效明显较低。仅1例(25%,1/4)患者在治疗6月后达到ACR20标准。第V组治疗方案中RTX剂量500mg/m²,虽然联合泼尼松和环磷酰胺,但无一例患者维持ACR20缓解达6个月,可见病情缓解并非来自环磷酰胺和/或泼尼松,而且当RTX减量至500mg/m²时无明显疗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入选患者中,有2例伴有肾淀粉样变性的RA患者在 Rituximab500mg治疗2次后,其中1例滑膜炎和疲乏症状明显改善,而且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恢复正常并维持了2年之久,血清淀粉样蛋白P扫描提示淀粉样蛋白沉积有退化。复发后关节症状较轻,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虽有上升但并未达到原来水平。另1例症状改善,肾损害没有进展。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28

回复3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