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峰值流量(PEF)在哮喘诊断与预测ICU患者脱机拔管时机的应用
定义
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亦称最高(大)呼气流量、呼气峰流量(速)等。取决于患者的自愿努力和肌肉强度。与肺量计测定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气道的通畅性,也可用于测定大气道功能和了解呼吸肌肉力量。在ICU中,可以将峰值流量计改进为可以连接到人工气道又来测量CPEF(Cough peak expiratory flow.)从而判断患者的自我气道保护功能。

检查仪器
■ PEF检查主要使用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简称峰流量计,L/min),目前主要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肺量计也可测定PEF(L/s),但临床上更多使用的是前者。
■ 机械式峰流量计利用呼气气流推动仪器上的滑杆游标,通过游标在相应流量刻度表上的位置标识出测量值。流量刻度可呈均匀或非均匀分布,主要根据不同的弹簧特性而定。成人用的峰流量计量程为100~800L/min,儿童用的低流量峰流量计量程为50~400L/min。

■ 电子式峰流量计采用压差式、涡轮式、超声式等不同类型的流量传感器测量呼气流量,并用电子数字方式记录。有自动存储记录、低流量报警、实时传输等附加功能。

正常PEF
正常预计值受检查仪器、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上认为用峰流量计来测量正常预计值,不同人群PEF及其变异率有各自的特点,健康人PEF可有轻度波动,夜间哮喘发作的患者在发作时 PEF下降,但白天PEF可基本恢复正常;慢阻肺患者的PEF较低,并且其波动率通常较小;

不同地区学者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研究结果和预计值方程式 ,临床上可选取同地区同种族人群的正常预计值作为参考。1985年钟南山等提出的成人和儿童PEF正常预计值方程式
成人公式(18~80岁):[A:年龄]、[H:身高]
男性:PEF(L/min)=75.6+20.4×A-0.41×A²+0.002×A³+1.19×H;
女性:PEF(L/min)=282.0+1.79×A-0.046×A²+0.68×H

儿童公式(5~14岁):
男性:5.20×H-427.1
女性:4.94×H-399.8

临床应用
|哮喘诊断|
■ 符合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成人PEF平均变异率>10%或PEF周变异率>20%、儿童PEF平均变异率>13%,可以诊断为哮喘。“PEF平均变异率”指最少连续7d内每日PEF昼夜变异率的平均值(每日PEF昼夜变异率之和/7);“PEF周变异率”指 2周内PEF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变异率
{(2周内最高PEF值 -最低PEF值)/[(2周内最高PEF值 +最低PEF) ×1/2]%}

■ 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哮喘患者PEF占个人最佳值%≥80%,PEF变异率<20%为间歇状态(第1 级);PEF占个人最佳值%≥80%,PEF变异率在20%~30%之间为轻度持续(第2级);PEF占个人最佳值%处于 60%~79%之间,PEF变异率>30%为中度持续(第3级);PEF占个人最佳值% <60%且 PEF变异率>30%为重度持续(第4 级)。
|预测脱机拔管|
有效的咳嗽表明患者的气道保护能力,是判断能否拔管的因素之一,在计划拔管或拔管的患者中,咳嗽流量应成为评估咳嗽强度的首选方法。研究表明CPEF的测量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以预测通过SBT的MV患者拔管的成功率。此外,数据表明这种诊断方式可以缩短ICU的住院时间,ICU费用,发病率和死亡率。

■ 对于可配合的患者,可在堵管时或佩戴语音阀的情况下让气流通过声门,通过手持峰值流量仪测量其CPEF,当测量到经声门的咳嗽峰值流量(CPEF)>160L/min,表明患者有良好的拔管指征。

■ 对气管插管的患者,应在测量前检查人工气道的通畅性。之后再监测下使用电子式峰流量计测量其呼气峰值流速(PEF),若PEF>60L/min时,表明他们有良好的气道自我保护反应。

参考文献
[1]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7,40(06):426-430.
[2]Jiang C, Esquinas A, Mina B. Evaluation of cough peak expiratory flow as a predictor of successfu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iscontinuation: a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Intensive Care. 2017 Jun 2;5:33. doi: 10.1186/s40560-017-0229-9. PMID: 28588895; PMCID: PMC5457577.
[3]Winck JC, LeBlanc C, Soto JL, Plano F. The value of cough peak flow measurements in the assessment of extubation or decannulation readiness. Rev Port Pneumol (2006). 2015 Mar-Apr;21(2):94-8. doi: 10.1016/j.rppnen.2014.12.002. Epub 2015 Feb 14. PMID: 25926373.
[4]Jiang C, Esquinas AM, Mina B. Coughing correlates: insights into an innovative study using cough peak expiratory flow to predict extubation failure. Crit Care. 2016 Dec 6;20(1):394. doi: 10.1186/s13054-016-1574-0. PMID: 27919282; PMCID: PMC5139113.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