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发现肺磨玻璃结节,怎么办?听听影像医生怎么说!
查看病例

什么是肺磨玻璃结节?
肺磨玻璃结节(GGN)是胸部CT检查时发现的一种病灶,表现为密度轻度增高的云雾状淡薄影/圆形结节,像磨砂玻璃一样,所以又叫磨玻璃影,它可能弥漫性散生长,也可聚集在局部。
一般来说,弥漫性生长的多是良性病变,局灶性生长的容易是不好的东西。
根据病灶是否含有实性成分,肺磨玻璃结节又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后者恶变的概率更大一些。
肺磨玻璃结节就是肺癌么?
首先告诉您结论:不是。
形成肺磨玻璃结节的原因有很多,但比较多的还是炎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比如肺部炎症、纤维化(炎症后遗留的瘢痕)、出血等都有可能,炎性病变或肺泡出血一般几周后复查会变淡或者吸收;纤维瘢痕灶和增生性病变一般会持续存在。
肺磨玻璃结节与癌症有什么关系?
影像专家表示,确实有极少数肺磨玻璃结节会发展成为肺腺癌,不过医学影像与病理分析早已把它们“画影图形”。
非典型腺瘤样増生(AAH)
一般直径<5mm,是在肺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的局限性轻度至中度的非典型增生,病变通常位于肺的周围肺泡组织。

右肺上叶尖段磨玻璃结节,术后病理为AAH
原位腺癌(AIS)
一般直径≤3cm癌细胞完全沿着肺泡壁生长,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

左肺上叶尖后段结节,术后病理为AIS
微浸润腺癌(MIA)
一般直径≤3cm,伴有病变内一个或多个≤0.5cm浸润灶,肿瘤细胞明显沿着肺泡壁生长,通常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

左肺下叶背段部分实性结节,术后病理为MIA
在刚刚公布的WHO2021年肿瘤组织新分类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属于腺体前驱病变,不属于腺癌。微浸润性腺癌手术后一般不会复发或转移,没有浸润侵袭、扩展、转移的能力和行为,预后比较理想。
但,下面这位可以算是“沉默的杀手”。
浸润性腺癌(IAC)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肺癌,恶性程度比较高,有复发或转移的风险。它的形态类似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浸润灶至少一个最大直径>0.5cm。

右肺上叶尖后段病变,术后病理IAC
发现肺磨玻璃结节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紧张,也不要上网去“对号入座”,那只能越对越凉凉。
医生建议,发现肺结节要做影像检查并进行随诊观察。
一般来说,经过3个月以上观察,结节缩小或消失的往往是良性;没有变小或缓慢增大的要提高警惕,进一步确认。
案例分享
中年张先生,没有呼吸道症状、不发烧、没有任何不适感,但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右肺磨玻璃结节,怀疑恶性,于是做了PET/CT检查。

PET/CT 右肺上叶磨玻璃密度结节

PET/CT 软组织肿瘤
PET/CT显示右肺上叶磨玻璃密度结节未见明显高摄取,建议3-6个月后HRCT(高分辨率CT)复查随诊。
张先生悬着的心刚刚落下,没想到PET/CT在他胸8/9棘突后发现一枚软组织结节,FDG摄取增高,组织糖代谢旺盛,细胞活跃,影像医生建议活检。
最终,张先生选择了手术,病理结果间叶来源良性肿瘤。右肺病灶随访中。
肺结节常见影像检查有哪些?
肺肿瘤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包括:X线、CT、PET/CT等。
X线
X线胸片正、侧位对早期肺肿瘤诊断价值有限。
低剂量螺旋CT
低剂量螺旋CT(LDCT)对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X线胸片的4~10倍,可以早期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及随诊观察。
PET/CT
PET/CT是肺癌诊断、分期与再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的最佳方法。
PET/CT对癌细胞全身转移及第二原发肿瘤发现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哪些人最好定期做肺部筛查?
在生活压力、环境污染、长期接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肺肿瘤则是其中的魁首。
建议有以下情况,要特别注意定期进行肺部筛查。
- 40岁以上
- 有肿瘤家族史或易感基因
- 长期吸烟/被动吸烟、接触室内外污染、接触烹调油烟
- 有慢阻肺或肺纤维化病史
- 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石棉、石英粉、重金属颗粒等
- 肿瘤标志物异常
“肺磨玻璃结节”不可怕,一知半解的恐惧和不知不解的错失才是真正的可怕。
影像医生告诉我们,目前绝大多数的肿瘤类磨玻璃结节,其发展演变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这个过程可能非常漫长甚至有阶段性停滞,这就给我们时间发现并干预。
注:文中案例归全景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