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入门必备——CT成像(9版影像学学习)
一、CT检查方法
- 平扫:指不用对比剂增强或造影的扫描。
- 增强扫描:指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目的是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
- 动态增强扫描:指注射对比剂后对某一选定层面或区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连续多期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和实质期),主要用于了解组织器官或病变的血液供应情况。
- CT造影:指对某一器官或结构造影再行扫描的方法。
- CT血管造影(CTA):注入含碘对比剂80-100ml,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连续扫描,再行多平面及三维CT重组获得血管成像的一种方法。作为筛查动脉狭窄与闭塞、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血管病变的首选。
- CT脊髓造影:指在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射非离子型水溶性碘对比剂5-10ml,患者翻动体位,对比剂混匀后再行CT扫描,显示椎管内病变。
- CT关节造影:指在关节内注入气体(如空气、CO2)或不透X线的对比剂后,进行CT扫描。多被MRI所取代。
二、X线吸收系数与CT值的换算关系
- 水的吸收系数为1,CT值定为0HU;
- 骨皮质吸收系数为2;
- 气体的吸收系数为0,CT值定为-1000HU;
- 人体各种密度不同的组织,CT值在-1000—+1000HU之中;
- CT值代表该组织的密度。

三、灰度
- 含气的肺组织,吸收X线少——黑色影像——低密度;
- 肌肉或脏器等软组织,吸收中等剂量——灰色影像——中密度;
- 骨组织含钙量高,吸收X线多——白色影像——高密度;
四、窗技术:窗位和窗宽
- 窗位:提高窗位——变黑;降低窗位——变白。
- 窗宽:增大窗宽——图像层次增加,组织间对比度下降;降低窗宽——图像层次减少,组织间对比度增加。
五、CT图像为断层图像
- 部分容积效应或部分容积现象:当一个扫描层面厚度内只含有一种组织时所测的CT值为该组织的密度;当一个扫描层面厚度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度不同且走行与层面平行的组织时所测的CT值为他们的平均值;
- 可影响微小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 HRCT克服了这一不利因素,有利于微小结构和病变的显示;
- CT扫描的层厚可<1mm。
最后编辑于 2021-02-08 · 浏览 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