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心得


因工作调度,再次回到胃镜室,开始学习胃镜检查。此时,距离上一次来胃镜室已间隔8年,当初由80例操作中所体会的一点初学技巧也全部忘光,笔记也已遗失,不得不从头学起。
如今已下胃镜室半年,内镜总量2000例,也算入门。回家路上突发奇想,将自己这次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以三字经的方式写下,作为笔记及留念。经验有限,文笔粗浅,如有纰漏,也请指正:
舌面上,轻轻up,左隐窝,右旋down;
正镜身,寻腔走,送足气,慢慢进;
有粘液,慎冲洗,高位时,易误吸;
想去泡,可吸引,腔闭合,气泡少;
拍齿线,进镜照,远送气,暴露好;
过贲门,先向左,保视野,看胃体;
视野清,向右进,边up,边进镜;
到胃窦,调气量,找时机,钻幽门;
进球部,要温柔,稍回拉,看四壁;
到上角,右旋up,柔又慢,到降段;
想深入,不推镜,向回拉,反而进;
退镜时,反向操,握镜身,hold住劲;
回胃窦,看四壁,远幽门,始翻转;
边up,边推镜,稍左旋,露胃角;
绕胃角,再拉镜,大小弯,都可行;
给足气,撑胃壁,清粘液,见胃底;
向右旋,环周绕,镜身后,不遗漏;
复胃底,推镜身,松up,回胃窦;
窦体处,看交界,判萎缩,明分型;
继续退,到下段,切线位,仔细看;
中上段,看大弯,气要足,撑开钻;
看底体,可左旋,up到底,高位翻;
贲门下,贲门口,后壁处,容易漏;
回食管,补齿线,慢慢调,耐心照;
有条件,开染色,找隆起,找变色;
食管口,别慌退,找肿物,找异位;
回口咽,吸粘液,防呛咳,再拔镜。
最后编辑于 2022-03-28 · 浏览 1.6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