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注射后可以啪啪啪吗——内涵问题Top 10
截至2021年4月28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4亿剂次(注意,是剂次,非人次)。
人们对于新冠疫苗的了解也逐渐增多,新冠疫苗的神秘面纱正在逐渐褪去。畏惧、抗拒心理正在改变。
但是还有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困惑仍然存在。本篇文字尝试对有代表性的有内涵、或者略带惊奇的10个问题做简单交流。

1、注射疫苗后可以同房吗?
今天在疫苗接种点保障,这个问题第一次被问到,很佩服这位仁兄的勇气和生活品味😄。虽然被问到的频率不高,但这也应该是许多男士的共同关注的问题,只不过不好意思开口而已。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规定说接种疫苗后不能啪啪啪,但是,接种疫苗后(不只是新冠疫苗)早期不要进行剧烈活动是基本常识。所以个人认为,在注射当天,能忍则忍,以后量力而行,而那些助兴的药物(伟兄之类的)最好避免使用。
2、慢性病与新冠疫苗
经常有人问,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冠心病之类的疾病能注射新冠疫苗吗?
这个问题有比较明确的答案,在任何慢性病的稳定期,都可以注射新冠疫苗。一般说来,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在160/100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13.2mmom/l以下,慢阻肺患者没有明显喘憋、感染表现,冠心病患者近期没有心绞痛发作、没有心衰发作,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年以上并且病情稳定;慢性乙肝患者肝酶正常,都可以放心接种。

3、哺乳与新冠疫苗
哺乳期能不能注射新冠疫苗?
这个问题有点儿模糊。在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注射指南第一版发布之前,有明确的说法,哺乳期不能注射!但是——这个目前最权威的指南推翻了这个说法,认为哺乳不是新冠疫苗注射禁忌,并且,不需要因为注射新冠疫苗而停止哺乳。
所以,目前观点,哺乳期可以注射新冠疫苗,尤其是新冠肺炎高暴露风险人群(医务工作者、乘务人员、公共服务人员等)推荐注射,普通人群需要权衡一下利弊。
4、过敏体质与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说明书中明确注明,“严重慢性病、过敏体质者”为禁忌。但是,在这里,并不是对食物以及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过敏就是所谓 “过敏体质”;在实践中, 也不是对某类药物、食物过敏就不能注射新冠疫苗。
但是,对于过敏反应发作期(荨麻疹等),既往对类似疫苗过敏史(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性神经性水肿和腹痛),是不能注射新冠疫苗的。

5、新冠疫苗注射次数为什么不一样?
目前国内共有5个厂家的新冠疫苗上市,其中3个厂家是病毒灭活疫苗,另外两个厂家分别是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
不同类别疫苗注射剂次不同。
病毒灭活疫苗:注射2次;
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射1次;
重组亚单位疫苗:注射3次;
这三类疫苗在上市前都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注射方法都是有科学的数据支撑,注射者不必太纠结注射次数。

6、注射3次方案比注射2次效果更好吗?
许多同志觉得,打三针应该比打两针效果更好,多赚一针嘛😄。其实并非如此。目前的数据表明,五个厂家的三类疫苗,在安全性、人体保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打三针的,也并没有赚到!
7、病毒灭火疫苗2针次间隔时间到多久?
间隔2周还是4周?
上文说过,2针次病毒灭火疫苗因为生产厂家多,生产量大,注射最广泛。2次注射,早期推荐间隔2周,全国范围内都是这样做的;后来,新的指南规定间隔时间为3—8周;说明书(北京生物研究所)时间是21-28天。所以,说明书只能作为参考,在实践中并不能以说明书为唯一标准。

8、新冠疫苗与酒
相信,疫苗注射绝对会影响酒类销量😄。接种后能否饮酒是在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被问最多的问题。
注射新冠疫苗后能不能喝酒?这个问题在新冠疫苗说明书、卫健委相关指南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没有明确规定不能饮酒。
但是,按照疫苗作用机制及常规思维,疫苗注射后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肯定无益或者有害。因为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影响接种效果。常规做法,疫苗注射一周内不饮酒,一月内不醉酒。
医生会告知的注射疫苗后,不要饮浓茶,不要剧烈运动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9、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
常见不良反应:1. 一般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红肿和瘙痒,多数情况下于 2-3 天内自行消失;2. 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短期内自行消失,不需处理。
罕见不良反应:1. 接种部位出现严重红肿;2. 重度发热反应。
极罕见不良反应:1. 过敏性皮疹;2. 过敏性紫癜;3. 过敏性休克。

10、注射新冠疫苗后不会得新冠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何疫苗,都不可能做到保护率100%,国内数据,新冠疫苗保护率可能在79%左右,来自南美某国的数据,保护率还要低得多。再者,病毒变异也会多疫苗的保护作用产生巨大影响。
所以,即使注射了新冠疫苗,也要做好日常防护,公共场所戴口罩,开窗通风,勤洗手等生活习惯还有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