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医路拾遗】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综合征,到底该如何处理?

发布于 2021-03-28 · 浏览 1.0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山西山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3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长QT间期综合征(LQTS)也称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一种心室复极时程延长、不均一性增大的疾病。临床表现以晕厥、搐搦或猝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和/或u波异常、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及心率减慢时易于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LQTS可是先天性,也可是获得性,其中获得性LQTS是指由药物等引起的以可逆性QT间期延长伴TdP发作的临床综合征,且药物性LQTS最常见。那么,哪些常用药物可引起LQTS及TdP呢?临床如何处理呢?

 一.可引起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药物

QT间期通常小于440ms,QT间期超过440ms即视为延长。QT间期延长,有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类似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将危及生命。QT间期超过500ms者有发生该类心律失常的最大风险。

img


常见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2010年)中指出,药物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大多属于QT间期延长并有复极的不同步所致。但并非所有延长QT间期的药物都增加复极不同步。若延长QT间期,但复极离散度增加不明显,则TdP的发生率并不高。

因此,不是所有的QT间期延长都预示相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危险。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多非利特、伊布利特都可延长QT间期并诱发TdP。胺碘酮虽可延长QT间期,但所致TdP的发生率较低。

img


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风险的药物

药物诱发TdP的相关危险因素多数与血药浓度增加(大剂量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代谢器官功能障碍等)有关。引起TdP的其他因素包括高龄、女性、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低镁)、肝肾功能障碍、联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等,这些因素增加了TdP的易感性。

 二.药物引起的LQTS和TdP的处理措施



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和TdP者,首要措施是立即停止明确或可能诱发TdP的药物,并进行连续的QTc间期监测,同时评估是否存在促发TdP的其他因素,包括药物相互作用、代谢异常、有无心动过缓或电解质异常等。

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及TdP发作者,应静脉注射硫酸镁。《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2010年)中指出,无论血镁水平如何,静脉注射硫酸镁均是终止TdP的一线药物。以硫酸镁1-2g加入5%葡萄糖液稀释至10ml,5-20 min注入, 若TdP发作仍持续,必要时可再重复静脉注射硫酸镁2g。后可采用硫酸镁持续静脉滴注(2g硫酸镁加入100-250 ml液体中),直至TdP消失。

获得性LQTS致TdP往往合并低血钾,药物和低血钾协同可使TdP的发生率增加,故需补钾。《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2010年)中指出,建议将血钾水平保持至4.5-5.0mmol/L。静脉补钾可以逆转奎尼丁引起的QT间期延长,但对药物诱发的TdP的急性期治疗,静脉补钾不如静脉使用镁剂记载多。对高危的住院者应使血钾和血镁均保持在正常水平。

其他治疗方法有应用增快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美西律、除颤、起搏等。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 万

13 540 5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