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坤义——浅谈外剥内扎术的规范化应用
做为肛肠工作者来说,时常会有这样的困惑,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到底是先外剥还是先内扎(先处理里面,还是先处理外边)好些?硬化剂注射是先注射,在外剥内扎,还是进行外剥内扎在注射好一些?
笔者根据诸多手术案例实践,在这里针对这些问题做一简单剖析,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多以斧正!
(一):外剥内扎先后顺序的优缺点分析
(1)先外剥后内扎:先行外痔剥离,优点:剥离外痔曲张静脉丛时,不受痔核上提的力量影响,外痔曲张部分呈自然状态,曲张静脉团剥离较为彻底。缺点:对于界限不清晰的环状混合痔,直接行外痔剥离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面临着皮桥保留困难,皮桥松弛的问题。处理伴有粘膜松弛,粘膜外翻的环状混合痔时,先行外痔部分剥离,往往会面临直肠平面操作口径受限,个别平面提升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在肛门镜下对结扎痔核上的松弛粘膜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进行悬吊时粘膜撕裂的风险增加。

(2)先内扎后外剥:先行内痔结扎,处理粘膜松弛,粘膜悬吊。优点:痔核先行得以提升,处理界限不清晰的环状混合痔时,能更好的进行界限性的外痔切除,保留皮桥,减少创伤。对于粘膜悬吊,也能给予最大的操作空间,减少一部分外力的影响。缺点:先行内痔部分的处理,痔核得以提升。皮下曲张静脉丛收到提拉,曲张丛收缩,进行外痔切除时很难完全剥离皮下静脉曲张丛。如若结扎点处置不当,很容易在结扎点脱落后,出现皮桥水肿,凸起的情况出现(皮下曲张静脉丛未完全处理时,手术尽量不要靠结扎点的提拉,来拉伸皮桥,一味地地追求切口的美化)。

外剥内扎的先后顺序,有利有弊,怎么才能取利弊于中?根据手术案例的总结归纳,笔者将环状混合痔简单做一两种分型,做一简单的分析。
(1)伴有粘膜松弛,粘膜外翻的环状混合痔。
此类环状混合痔,笔者认为,应先行处理内痔部分,进行松弛粘膜的处理,首先拥有最大化的操作空间,粘膜提升后,进行外痔部分的处理更能得心应手。
(2)不伴有粘膜松弛,粘膜外翻的环状混合痔。
此类环状混合痔,内痔部分相对较轻,手术的重点应放在外痔皮下血栓静脉曲张部分的处理,因内痔提升空间不大。故行先行外痔部分的处理。
二:注射的先后顺序(针对环状混合痔),先行注射,优点在于内痔粘膜先行得以提升,减少操作时出血的风险。缺点也显而易见,对于初学者来说,注射药量的控制很难把握,注射药量过大,则容易导致结扎受限,过少则达不到提升效果。笔者根据手术案例对比效果分析:硬化剂的注射,在处理环状混合痔时可作为一种很好的补充手段,能很好的解决,单一痔核上提效果欠佳的情况,分平面注射,对于直肠整体平面的提升,也能达到很好的提升效果。故在处理环状混合痔时,先行外剥内扎,后行硬化剂注射能发挥其更好的补充作用。
无论先行外剥,还是先行内扎,先行注射还是后行注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不同痔,不同治。灵活应用,才能得心应手。
做精心,精细,精致的手术,切勿形成固性思维,你选择方法,而不是让方法选择你。

最后编辑于 2021-10-29 · 浏览 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