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SCI文章被拒后的修改

发布于 2021-02-03 · 浏览 1683 · 来自 Android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8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第一步,调整文章结构

第一步是关于文章的结构,我们要调整文章的结构,结构的条理要清楚,但是要尊重文章的原有结构,否则可能越改越乱。

2

第二步,要保证文章数据的准确和真实


    第二步是关于文章的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那些表述模糊的数据和案例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如果数据不充分的话,需要寻找相关的数据进行补充。对于SCI论文而言,在论文数据中实验数据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那么对实验数据应该如何处理呢?

 

1.做实验前,尤其是新实验(哪怕是实验室其他人已经做了N遍的实验)先尽可能的写清楚实验步骤(protocol), 这个protocol最好用英文写,并且做成电子版,存在自己的电脑中,打印一份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中,以后再用该protocol, 只需写明:参见xx页(refer Pxx。这样到时候写论文时,就很方便了;

 

2.新的实验结果一旦得到,要将数据尽快整理成图表,用Powerpoint做成PPT格式,质量和格式就和准备发表一样,哪怕是阴性结果,并且将实验的相关信息和参数尽量详细列出,这样以后无论是开会做presentation还是撰写论文都会方便很多;

 

3.如果是阴性结果,和预测的不同,分析问题的可能原因,有无别的替代方法?是否要修改原来实验方案乃至整个实验设计?;

 

4.同样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我一般一周至少一次)查Pubmed(生物医学最着名的、最重要的摘要数据库), 看相关领域是否有新的论文发表,如果相同思路的结果已经发表,就要及时调整实验方向。

3

第三步,对论文的材料进行再次的整合与修改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引用的材料进行整合,使其能够简练准确地支持论文的观点。对不能支持文章的观点要大刀阔斧的进行删除,否则就会造成论文的冗长。对于证据不足的文章,要重新去寻找充分的证明材料。对于引用的数据和名言之类的一定要保证其真实。

4

第四步,关于语病的问题


 由于一般论文的学术性很强,在语言的表达上面需要表达准确,同时要保证语句没有语病。如果论文投的是外文期刊的话,需要对翻译的句子进行修正,最起码要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不要出现语法的错误和单词拼写的错误。审稿人一般会对我们的论文提出意见,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改变论文原本的中心论点。在整体的表达上面,表达的脉络要清晰,语句上要表达通顺,论点清晰,论据充足。

最后,修改好的SCI文章需要重新投递期刊,但一般对于已经拒稿的期刊是不太愿意再收到相同的文章,故而,我们需要对投递的期刊进行重新的选择。但要选择什么样的期刊呢?利用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引子(Impact Factor)来选择期刊。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引次数。《科学》、《自然》影响因子很高,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都 在1.00以下。期刊影响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修改后再投递的期刊一般可以选择比原本期刊影响因子低的期刊。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83

回复30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