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中级学习 少突胶质瘤
【临床表现】
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组织学上为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的颅内神经上皮肿瘤,WHO分类为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Ⅲ级)。发病高峰为30~5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2: 1。常以长时间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部分表现为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大多数肿瘤生长缓慢,预后相对良好。
【MRI表现】
(1)病灶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在T1WI呈低信号,T2WI和T2 FLAIR呈不均匀高信号,DWI上呈等、低信号。瘤内出现钙化时均呈低信号。
(2)肿瘤边界较清楚,瘤周无或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斑片状、不均匀性强化。
(3)肿瘤间变后出现边界不清楚,占位效应明显。
(4)增强扫描肿瘤的非钙化实质部分呈较明显强化(图1)。
图1左额叶少突胶质细胞瘤




A、B.分别为T1WI及T2WI,示左额叶表浅部位不规则形占位,信号不均匀,以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内可见点状及条索状均匀低信号影,病灶周边小囊变区,病灶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占位征象轻;C.DWI,示病灶呈等或略高信号;D.横断面T1WI增强扫描,示病灶呈轻度不均匀斑片状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好发于30~50岁,常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好发于额叶表浅部位,CT可见点片、条索、脑回或团块状钙化,是特征性表现之一。
2.鉴别诊断
(1)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白质区,钙化较少见且呈点状或斑片状。
(2)节细胞胶质瘤:颞叶最多见,以囊性变伴强化壁结节或局部脑回增厚为典型表现,实质内钙化呈斑点状。
(3)脑结核球:呈结节状,边界清楚,可多发,钙化多呈斑点状,强化呈实性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