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师从神经介入大师的小感小悟

神经外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上海上海
4203 浏览
icon达摩 +10 丁当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6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初次见到刘主任还是2014年,从南京医科大学刚刚考研确定专业到长海神经外科。那时候对科室并没有了解很透彻,通过复试之后到科室找科研助理报道。

现在的戴教授那时候还是外伤神刀住院总,非常热情友好,虽然我报的不是大主任,但是还是表示科里新来的研究生应该要带给主任见一见。戴教授百忙之中带着我绕过几条路,把我领到导管室之后,去手术间跟刘主任说科里来了新的研究生。小小研一菜鸟有幸刚入科就看到了介入大神——刘建民主任。时值三月,乍暖还寒,我在导管室二楼放置着几张餐桌的地方坐立不安地等待。几分钟后主任来了,穿着手术衣,带着手术帽,丝毫不掩个人气度,手端一个白色的搪瓷茶杯。跟我说了一些欢迎和鼓励的话,之后说了一句话,时隔六年记忆仍然清晰:你选择干神经外科,就像手里端着一杯水,这杯水很满,一不小心就要晃出来了。可是你要用尽所有的精力保护这杯水,一滴都不能撒出来。从此以后,你就要端着这杯水走下去了。

之后见主任的机会很少,印象深刻的是原来的硕导转业走了。我拿着换导师的表格去找主任签字,主任丝毫没有为难,把我转给了医术学术精尖的黄教授。当时主任说,对待专业的热情不是只在工作中体现的。对你的未来影响最大的,不是在八小时以内做了什么事,而是八小时之外你在做什么事。

长海读研三年,毕业后留院工作,两年后重新考博,毫不犹豫报考了刘主任的博士研究生。现在每周都去跟老板的门诊,在他来之前整理好所有患者的病史和影像学资料,并且做出初步的判断和治疗建议,这也是老板一直的要求。每次门诊都要看很多病人,时间结束的很晚,能看出来老板也很辛苦。但是每一个患者他都会花很长的时间阅片,也会花相当多的精力给我讲解很多方向上的错误。他告诫我每一个患者一定不要越过症状和查体去阅片,哪怕病人进门就说要来看动脉瘤;他告诫我做事情不是要又快又好,而是先好再快;他说查体一定要仔仔细细,不能因为检查工具没有带齐就敷衍,患者可能有各种隐藏在主观感受之下的体征,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找的答案;他告诉我们越是疑难、很多医院无法解决来我们医院的病例,才是我们做神经外科医生应该要去奋斗求解的目标。每一次敲打都让我满身冷汗,回头思索良久。回顾跟老板门诊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每一次跟门诊的宝贵机会都实实在在受益匪浅。

刘主任是国内神经介入的引路人,不仅带动了国内神经介入的发展,让介入治疗脑血管病越来越多的普及到国内的地方医院,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鼓励了很多神经介入人。科里的一些老师、师兄师姐都曾经说过,来我们科读书或者工作,很多都是因为某次学术会议上听老板讲了一次课,短短十几分钟,被他的能力和个人魅力所吸引,所以想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也有军大本科的考研状元,考研成绩四百多,因为仰慕刘主任,选择科室的时候毫不犹豫选择了神经外科刘主任做硕导。科室工作繁重,患者众多,但是大家都在专注工作之余,齐心协力的发展临床研究和科研水平,尽心尽力伴随科室前行。

有师若此,我之大幸。

6 35 1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