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粘膜下肌瘤切除
病例特点:
1. 患者,47岁, 中年女性,因为“月经量增多2月。”入院。2005年在外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2.患者既往月经规则3-7/30天,量中,无痛经,近2月月经周期不规则,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15-20天,量多,有凝血块,是平时月经量3倍,无头晕心慌,有腹痛,多次服药(宫血宁)治疗效果差,当地彩超示子宫肌瘤,未诊治。LMP2020-11-09,现在月经干净5天,今来院复查,彩超示肌瘤体积较前明显增大,要求手术治疗入住我科。自发病来无眼花乏力,无腹痛腹泻,无发热,无异常阴道排出物。饮食睡眠均可,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异常。
3.体格检查: T36.5℃ P80次/分 R18次/分 BP108/64mmHg W65 kg,一般情况好,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及。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畅,分泌物少,无异味,宫颈光滑,无举痛。子宫如孕3+月大,表面有一大小约6*7cm突起,活动度好,稍有压痛。双附件未及明显异常。
4.辅助检查:2020-11-21,彩超:子宫大小约11.0cmx8.4cmx8.3cm,肌层回声欠均匀,内探及一大小约7.1cmx6.7cmx4.9cm不均质低回声结节,界清,内示彩色血流;内膜共厚约0.3cm,内膜线前移。左侧卵巢大小约4.0cmx2.1cm,右侧卵巢大小约3.9cmx2.0cm,盆腔未见明显积液声像。
2020-11-21白带常规:正常。
入院诊断:1.子宫肌瘤 2.疤痕子宫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要求肌瘤剔除。做好术前交代及术前准备,予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见腹腔大网膜与腹腔前壁轻度粘连,腹腔少量淡黄色积液。探查:子宫增大如孕3月大,表面光滑,未见明显凸起,双侧输卵管形态正常,双侧卵巢大小及形态正常。诊断为“子宫肌瘤”,经彩超探查考虑后壁肌层较薄,肌瘤来源于后壁。应患者及家属要求决定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先取后壁斜切口2-3cm达宫腔后见肌瘤,考虑粘膜下肌瘤。予以延长后壁切口见直径约9cm,逐渐将肌瘤切除。瘤蒂位于宫腔左后壁,直径约1.5cm。最后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I型
具体录像如下:

思考:1.较大的粘膜下肌瘤,彩超定位不能完全确定,不可能先行宫腔镜检查定位后再手术
2.太大的粘膜下肌瘤宫腔镜,由于宫腔空间限制宫腔镜不一定有间隙进入----宫腔镜电切可能存在困难。
3.腹腔镜即使经腹手术在探查过程中,肌瘤部位有时不容易确定,需要反复试验结合彩超确定切口部位。4.应该先切小切口达肌瘤表面后再延长切口5.肌瘤与宫腔相通,最好用吸引器吸净内膜,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最后编辑于 2020-12-02 · 浏览 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