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河南中医药大学考博从不过线到中医内科学第一名的经验分享

发布于 2020-10-06 · 浏览 8576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0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lm1971 已点赞

本人于2020年考上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内科学博士,全校中医内科学总成绩的第一名,英语统考成绩为73分,中医临床基础(中基+四大经典)62分,中医内科学70分,总分205。河中医今年分数线为160,单科线45。因此,很幸运的成了河中医今年的最高分。

2019年第一次考博,考的河南中医药大学没过线,19年河中医是自主命题,为了公平起见,分数线划的比较高,过线的基本都有学上,,所以河南中医药大学考博的水一点都不深,想报的童鞋们可以放心大胆的报。

19年第一次考博失败后冷静思考后决定再战,20年河中医公布英语参加全国统考。原计划3月份的考试因为疫情的原因推迟到了7月。8月份河中医在统考学校中第一个出了成绩,成绩出来后迅速划分数线复试,前后也就几天的时间。

申请考核制逐渐成为趋势,河中医2020年也第一次有了申请考核制,最低条件设定的是研究生平均成绩不能少于75分,一作至少三篇中文核心或一篇SCI,英语至少六级或者托福雅思。符合条件经过面试就可以直接通过。面试不通过还可以参加继续统考。

下面就我的统考经验一点点经验分享一下:

1、英语

无论考哪个学校,只要是英语统考,英语是最难过线的,所以英语也是需要最花时间的,由于我19年考博时候中医基础综合没过线,所以我20年考博时候花费在专业课上面的时间比较多,但最后成绩出来后我的英语成绩还不错,我回想了一下可能跟我报的补习班有关系,我基本上把市面上所有的有名气医学考博英语补习班全部报了,小白老师的,赤马团队的,新东方的。我个人觉得每个补习班都是有其侧重点的,有的听力好,有的作文好,有的阅读好,个人建议报班时候不要报全程班,可以选择某一项,这样性价比高些。英语题型分为听力,完型,词汇,阅读,作文。

听力:

对于我们大部分考生而言,听力是最弱的一项,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听力前期需要大量练习,后期可以看一些技巧,如果没有前期的联系只看技巧,就如没有地基直接盖楼一样容易倒塌。在前期基础训练时候可以选择小白老师的医学考博听力100天,每天听一节,我当时坚持的有70多天,感觉不仅仅是听力的提高,前期听写的过程中发觉很多单词认识但是不会写或者写错,听力听写的过程中也渐渐提高了词汇量。2020年英语听力变成了新题型,由原来的短对话加短文变为了一半长对话加一半短文,后期的技巧训练建议听新东方的听力,可以放在最后一个月训练技巧,例如短文的开头一般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听,往往就是主旨点等等。

作文:

今年作文也变化了,加了新题型,类似于托福雅思四六级的作文了,不过2020年没考新题型,考的还是摘要作文。2021年不一定了,所以两种都是要练的。作文占分也很重,作文一定要多动笔写,只看或者只背都不行,只有动笔写够一定的数量才可以,按照考试时间给自己50分钟写完,不会写也要硬写,写完之后可以找高手修改一下,身边没有高手可以在补习班付费修改,我当时就是找的新东方帮忙修改的,好像是不到50块钱一篇吧,修改个一两篇就行了,修改后你就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了,哪个句型自己总是用错了,能改正了就改正,实在改正不了就放弃那个句型就行了。培训班对作文还会有一些预测,小白老师的培训班作文的联系主要是她自己的预测,赤马团队针对真题多些,新东方的作文会给一些模板让考试时候套用,我当时三个都看了,新东方的我没敢用,毕竟作文那么多分万一碰到跟你一样套用同样模板的,阅卷打个很低的分就很尴尬了,风险太大,我就没用模板,主要跟着赤马团队联系了历年真题的作文和跟着小白老师联系了她预测的作文题,我的建议是可以在前期练习真题为主,上了考场就会发现离不开历年真题围绕的那个圈,最后一俩个月可以联系小白老师预测的作文题,有时候小白老师预测的还挺准的。

img

这是赤马团队的作文真题书,练习历年真题作文的时候可以参考




阅读:

阅读占分30分,题量很大,稍微慢一点就做不完,所以平时联系的时候就要控制时间,我看过很多高分分享的阅读技巧,用了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最后还是用回了自己原来的习惯,毕竟从小到大考了那么多次英语了,高考,考研英语时间都紧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做题模式,不论是先看题目在浏览文章还是先浏览文章在看题目都行,主要自己觉得顺手就行,不用特别追求特定的方法。最终目的是把题目做的既快正确率又高,怎样做的不重要。我比较推荐赤马团队的阅读班的,主要针对真题阅读,一天做一篇,讲解一篇,不过我当时是一个星期找一天,限定时间做一整套阅读,然后听详细讲解。小白老师没有单独针对真题阅读的课程,她给大家练习的是题源阅读,个人觉得前期还是应该以真题为主,真题的出题思维找出规律,慢慢训练自己的思维去适应真题,在真题练好的基础上后期可以练习小白老师的题源阅读,万一考场上看到了一篇自己读过的文章那可就赚大发了

词汇:

词汇题多分少而且比较难,最初我10分我只能拿4分,后来看了赤马团队的总结的词汇小本,练了一段能到6到7分,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总结,赤马团队的词汇小本也就是把06到现在的词汇题总结了一下,把以前考过的词汇题全部看会,7分不是问题。

完型:

完型历年来是建议被放弃的一项,以前确实很难,认真做说不定还没有蒙的分高,但最近几年我感觉有变简单的趋势,所以建议不要放弃,认真做一下,如果有时间想听课的话建议新东方的完型讲解,会有一些看不懂但是可以作对几道题的技巧,万一到考场上时间不够时候可以快速选一下。

2、中医临床基础

考试内容为中基60分,四大经典各10分。不能小看这一门,除了英语,这一门也是很多人挂的一门,四大经典的分不好拿,所以中基的60分尽可能的拿到手,我复习的时候自己按章节总结的重点打印成了一本书,配合着一本中基习题集,不知道翻了多少遍,自己还画了思维导图后期每天过一遍,确保自己不漏知识点。

至于四大经典,主要看以往的真题,有重复出的可能性,在配合着内经主要看《内经笔记》,伤寒、金匮、温病没有特别符合的参考资料,我是买了伤寒和金匮的课本,把两本书的目录及方子证型总结成思维导图了,温病重点看了一下课本后面的温热论温病条辨等几篇文章,配合看了一下学校研究生中医经典的期末考题,也可以自行买一下习题背一下。另外,往年真题的答案和解题思路主要是参考19级师兄精心收集和整理的,帮助很大。

img

伤寒论目录总结




img

3、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可以参考上海中医药的的考博资料和山东中医药的历年真题,我将这两个按照病总结到一起,打印成一本书拿着背,刚开始一直背不会,光看,看了几遍发现还是不会,就想办法把证候类型和病机利用联想记忆法在脑海里编成画面记起来,强烈建议不会死记硬背的童鞋利用这个方法,能够很快速的背起来,我就是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才利用这个方法记起来的,不用任何方法就是快速背起来的学霸请忽略。当然,往年中医内科学的真题答案和解题思路主要是参考19级师兄精心收集和整理的,帮助很大。

img

自己总结的山东中医药的真题和上海中医药内科习题集的综合版本




img

自己总结的山东中医药的真题和上海中医药内科习题集的综合版本



4、心态

最后要说的是心态,心态真的太重要了,我考试前把我考试那两天每天几点做什么写了WORD打印出来,一是让自己知道哪个时间段该干什么,二是提醒自己看每考试某一科之前应该注意什么,哪些内容是考前几分钟需要再看的,哪些物品是应该拿进考场的。

  我在每次上考场前注意事项的最后一点都是如果考场上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要冷静。而没想到这句话每场都用上了,考英语时候我是心里非常清楚哪个时间段该做哪些题,阅读我给自己的时间是一个小时,而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考场提前10分钟收了试卷一,相当于阅读只有50分钟,而作文拥有了一个小时,当得知的时候我迅速调整心态,加快阅读的速度,记得很清楚最后十分钟做了后面两篇阅读。

中医临床基础的时候一拿到卷子就蒙了,题型大变。以往都是10道答题现如今有了名词解释,而我名词解释一点也没复习,当时又迅速调整心态,想着着大家都一样,都没复习这块,后面还考了试验设计科研思路,四大经典也是有好几个没复习到,考完大家的脸上都很沉重,我当时想着今年估计又废了,很失落,后来回到酒店也看不进去书,去了酒店旁边湖边转了一圈,调整了一下,继续看书了。果然,第二天去考试的人少了,中医内科学又是题型大变,不过经历了中基综合的磨练,对待中内的大变只是一笑。总之,今年的考试对于心态真是一种考验。心态真的很重要。 当然,统考以后,都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中医临床基础、中内的命题,明年的考试题型跟今年可能一致的,复习该有侧重点。关于今年的真题和结题思路与答案,我做了详细的分析,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联系。

5、复试

复试每个专业不一样,但基本的英文自我介绍,英文介绍硕士论文,考博之后的规划,自身的情况,以及一些专业相关的问题是少不了的,还会有一些考官突发奇想的问题,这都是正常的,一定要准备充分。届时着正装,大方得体不紧张就可以了。考官们亲和力还是很高的。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助到想考博的童鞋们,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联系哈。也可以加微信进入河南中医药大学考博群,方便沟通交流。

img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常见错误及对策3版版冬裴 124页.pdf (8.26 MB)

最后编辑于 2020-10-06 · 浏览 8576

27 194 4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