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之间的区别!

发布于 2020-09-26 · 浏览 9212 · 来自 Android · IP 山西山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2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之间的区别!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血药物,主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这三种药物,究竟有何区别呢?

一、分子量不同

肝素,因首先在肝脏中发现而得名。研究发现,作为天然抗凝血物质,肝素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许多脏器中,其中肺和肠黏膜的含量最高。

1.普通肝素

肝素,又名普通肝素,是从猪肠黏膜或牛肺中提取精制的一种硫酸氨基葡聚糖。普通肝素是一种混合物,分子量范围为3000~30000KD。

2.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裂解后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片断。低分子肝素也是一种混合物,平均分子量范围3000~5000KD。

低分子肝素,包括依诺肝素、达肝素、那屈肝素、贝米肝素等。最常使用的是依诺肝素。

3.磺达肝素

磺达肝素,又名磺达肝癸,是纯化学合成的戊聚糖甲基衍生物,分子量1700KD。

特别提醒:

普通肝素分子量>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

分子量大小对抗凝血因子的影响巨大。

二、肝素钙和肝素钠的区别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有钙盐和钠盐两种形式。

皮下注射时,钙盐的抗凝活性要低于钠盐,但临床效果无差别。

钙盐较少出现皮肤瘀斑,其它出血症状与钠盐无明显差别。

三、抗凝作用不同

抗凝血酶Ⅲ,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可与凝血因子Ⅹa结合,也可与凝血酶Ⅱa结合,并抑制凝血因子Ⅹa和凝血酶Ⅱa的作用。


img



1.分子量较小的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

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后,可增加抗凝血酶Ⅲ与凝血因子Ⅹa的亲和力,发挥抗凝血因子Ⅹa作用。


img



2.分子量较大的普通肝素

可同时与抗凝血酶Ⅲ、凝血因子Ⅱa结合,发挥抗凝血因子Ⅱa作用。


img



特别提醒:

分子量越小,对凝血因子Xa选择性越大。

磺达肝素(磺达肝癸)是凝血因子Xa选择性抑制剂。




img


img



四、药代动力学不同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均可静脉、皮下注射给药,禁止肌肉注射。

普通肝素,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仅30%;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90%。

普通肝素,可被网状内皮细胞系统清除和降解,少量经肾脏排泄;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发生蓄积,可导致出血。

分子量越小,半衰期越长。

普通肝素血浆半衰期约为1~2小时;低分子肝素的血浆半衰期约为5~7小时;磺达肝素的血浆半衰期约为17~21小时,可每日一次皮下注射。


img



鱼精蛋白:

只能与分子量较大的普通肝素结合,可完全消除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1mg硫酸鱼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可部分消除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对磺达肝素的抗凝作用无影响。

五、副作用不同


img



1.出血风险

分子量越小出血风险越低。

与普通肝素比较,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的出血发生率较低。使用普通肝素时,特别是静脉滴注给药,需要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2.血小板减少症

普通肝素可引起致命的血小板减少症,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控。

低分子肝素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也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控。

磺达肝素罕见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对于普通肝素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可用磺达肝素替代。

3.骨质疏松

对于接受大剂量(每天大于2万单位)或长期(如3 ~ 6 个月) 普通肝素治疗的病人偶尔会有骨质疏松和自发性脊椎骨折。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素很少引起骨质疏松。

4.血钾升高

肝素类可抑制肾上腺醛固酮合成,偶尔可引起高血钾,甚至在小剂量时也会发生。

温馨提示:

与华法林相反,肝素不透过胎盘,不会引起畸形,妊娠期妇女可慎用肝素、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素。

六、临床应用不同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均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栓塞和肺动脉栓塞,并用于不稳定性绞痛和心肌梗塞患者。

特别提醒: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可用于支架置入或冠状动脉球囊形成术来预防栓塞。

磺达肝素可明显增加导管血栓和冠脉并发症风险,不宜用于PCI患者。




img





来源:药评中心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212

7 543 7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