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在新西兰如何选家庭医生(三)

发布于 2020-07-19 · 浏览 3381 · IP 新西兰新西兰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30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在新西兰如何选家庭医生 (三)


论家庭医生的自身软件 - 比上一篇还长,强烈建议即使是对家医不挑不拣无所谓者也看一看,也许有一天能帮到您。本人微信朋友圈里医疗圈内牛人较多,欢迎各位同行讨论,一家之言,请勿对号入座。


上一回咱们讲了讲家医的硬件,也就是培训和资历,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什么是FRNZCGP级别的老鸟。有硬必有软,接下来说说家医的软实力,也就是各位家庭医生的人文素质。素质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言谈举止行为处事来体现,每个人心中评判标准不一,真的很难评价,但又是重要无比,甚至比硬件还重要。在这给各位衣食父母和同行同业说几个真实的但经过艺术加工的医疗病例让大家自品自尝吧。还是那句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一个成年男子患者有胸痛,家医认为患者可能有冠心病需要马上去医院治疗。

 

案例一

医生A:检查显示您的胸痛可能是因为供应心的血管堵了造成的,医学术语叫冠心病,需要马上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我们需要马上为您叫救护车。

患者:A医生,我有事,我得回家,我不想去医院。

医生A:去医院晚了可能有生命危险,我们需要马上为您叫救护车。

患者:我有事, 我得回家。

医生A: 建议您去医院,如果不去,后果自负。

患者:我回家,不去医院。

医生A 和患者在病志中做了相关记录。 第二天患者被发现死在家中。医疗鉴定医生无责。

 

案例二

医生B:检查显示您的胸痛可能是因为供应心的血管堵了造成的,医学术语叫冠心病,需要马上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我们需要马上为您叫救护车。

患者:B医生,我有事,我得回家,我不想去医院。

医生B:能和我说说是什么事让您想回家而不去医院吗?

患者:我得回家喂我的狗。

医生B: 喂狗这么点小事还能比您的生命重要吗?去医院晚了可能有生命危险,我们需要马上为您叫救护车。 建议您去医院,如果不去,后果自负。

患者:我回家,不去医院。

医生B和患者在病志中做了相关记录。 第二天患者被发现死在家中。医疗鉴定医生无责。

 

案例三

医生C:检查显示您的胸痛可能是因为供应心的血管堵了造成的,医学术语叫冠心病,需要马上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我们需要马上为您叫救护车。

患者:C医生,我有事,我得回家,我不想去医院。

医生C:能和我说说您是什么事让您想回家而不去医院吗?

患者:我得回家喂我的狗。

医生C:  能和我说说您的狗吗?

患者:C医生,我一个人生活,身边只有我的Jack (狗的名字)。除了Jack,我没有别的亲人了。我不回家就没人照顾他了。

医生C:照顾亲人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有个好身体才能把亲人照顾好,去医院晚了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您的身体不好,那谁能照顾Jack呀?

患者思考中…

医生C: 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马上帮您联络社工,让社工请保护动物的专业人士照顾Jack几天。让他们保证把Jack照顾的好好的。我们同时马上为您叫救护车去医院。您在医院待几天,把身体调养好,回家再好好地照顾Jack。

患者感谢了医生,同意去医院。患者在医院得到很好的治疗。出院后一人一狗幸福地生活着。

 

简要分析,三位医生自身业务水平都很棒,从行业和法令法规角度都没错,人文交流的差异造成了治疗结果的不同。

 

A医生关心只是患者的心,并没注意到医生面对其实的是人,人和人的想法不可能总是一致的,患者的想法(回家)和医生的想法(去医院)不同很常见,了解患者想法背后的原因很重要。

B医生关心了患者的心,也注意了患者的想法(回家)和医生的想法(去医院)的不同并了解了患者的想法背后的原因。B医生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 (生命 >>喂狗)强加给患者, 如果医患价值观相同可能奏效。如果医患价值观不同 (狗=亲人), 医疗效果有可能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C医生关心了患者的心,关心了患者的亲人Jack,对患者的价值观未作任何评论,始终是一种中立的态度, 并始终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帮患者解决问题。急之所急,想之所想,医之大者,为人为情,这样的处理医疗效果最有效。

人在江湖飘,一言一行可能帮助别人改变人生,也可能导致别人直奔永生。医生的言行更是如此。 大多数时候,各位衣食父母在注册家医时并不了解自己的家医,这跟搞对象的道理是一样的,处着处着要么天长地久,要么你在天涯,我在海角。愿各位衣食父母都能早日找到心仪的家医,可遇不可求, 祝各位好运。

 

本人吴晓飞医生,家医界主流里非名校毕业的一名小学生,来自伟大祖国离大城市铁岭不远的一个叫沈阳的地方,目前在奥克兰Royal Oak Family Health, 682 Mt Albert Road任负责人。 本人毕业近二十年从不敢忘校训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很骄傲也很幸运,当过一回C医生,很过瘾很幸福。只愿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只当C医生,面对的是人,不仅仅是病,愿我们的努力能换来各位衣食父母的更美好的人生。下周见。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381

4 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