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臭虫痒症防治要点【夏季高发病症分享会】
查看病例

患在世界范围内,曾一度被控制的臭虫卷土重来,有趋势取代蚊子成为夏日重要虫害。夏季防臭虫要点,值得关注。
=========
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现居住某小区单元楼一层。
该患者被臭虫叮咬1周左右,经检查被叮咬处多集中在颈部、腰部两侧,四肢也有多处被咬,上肢多于下肢。患处有绿豆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并有大片红肿斑。腰部的丘疹多聚集在一起,四肢的丘疹呈散在分布。丘疹数量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新、旧丘疹并存,部分丘疹顶部出现水泡,由于搔抓个别丘疹发生了糜烂及继发感染。痊愈后的丘疹局部留下褐色色素沉着。患者表情痛苦。
进一步让患者自己去详细查验床铺以及居室内环境,得来下列组图:
诊断:
臭虫痒症
诊断依据
存在的危险因素 (居住环境、旅行史)
目击到臭虫
不规则线状分布的红色丘疹
臭虫咬处出现许多红斑性丘疹
丘疹的线状分布
在早晨注意到新的皮疹
瘙痒
鉴别诊断
(1)虫咬或蜘蛛咬伤
与其他节肢动物伤害可能很难区分,是鉴别诊断中的主要考虑因素。
跳蚤:咬伤部位通常在小腿。
蚊子:患者对叮咬有知觉。
(2)疥疮
有与疥疮感染者的接触史。
表现为湿疹性丘疹和斑块;一些病变可能成为结节;手上可见角化增厚。
好发位置为指间、脐、腹股沟和腋窝。
皮下隧道(带小暗点的完整隧道,尽头有螨)可见于指间。
通过对皮肤刮片进行镜检,可揭示螨虫、虫卵和硬粪块(螨虫粪便)。
(3)荨麻疹
患者可能有荨麻疹既往史和/或近期曾接触诱发因素(如药品或食品)。
与臭虫叮咬造成的荨麻疹相比,其他原因造成的荨麻疹病变往往更容易变白,且持续时间更短
(4)疱疹样皮炎
腹部疾病史(90% 患者)
此病反复发作、非常瘙痒;通常会出现成群的(疱疹样)红斑丘疹、囊肿和表皮脱落,在胸部、肘部、膝部、腰部和臀部呈对称分布。
皮肤活检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真皮上部免疫球蛋白 A 颗粒状沉积
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抗组胺药、局部止痒剂和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全身糖皮质激素。
预防
消灭房屋中的臭虫是关键,可能需要专业灭虫。
一旦做出臭虫侵染的诊断,应实施预防措施,包括环境清洁(例如,清洗衣服和寝具、家具吸尘、检查床垫)。如果侵扰持续存在,通常需要专业灭虫。
治疗后应立即将所有的寝具和布制物品(例如,衣服、帐幔、枕头)在高于 55℃的水温下清洗干净。或者可以将物品放置在热风衣物干燥机中至少 30 分钟以达到净化。对于热敏感物品,可置于 -20℃的温度对其进行冷冻,每 2.5 kg 物品重量冷冻 8 小时。
如果患者的家中/居住环境中出现臭虫侵染,应告诉患者:杀灭臭虫是必要的。应检查所有臭虫可能藏身的区域(如,家具、墙壁的缝隙和床垫)并进行清洁处理。专业杀虫越来越必要。应选择经过专门臭虫治理培训的机构,因为杀虫剂耐药性和治理失败的问题并不罕见。
小考题
关于臭虫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臭虫也称床虱,床虫
B 臭虫是病媒寄生虫
C 臭虫是藏身于家具中的夜行性、食血寄生虫
D 咬伤为红斑性、瘙痒性丘疹
======
小感慨
在防虫要点中,吸尘器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烘干机不多见,低温冷冻、臭虫检测器等没见到过,建一个现代的舒适的家多难啊~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