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症状学


头痛、头晕(头眩、目眩)
能量上行过多或下行受阻,导致头部能量淤积刺激筋膜而痛。或其他部位存在病理性阻滞,导致头部能量供应不足而晕。
太阳病之头项强痛,系表部向上、向外的气机运行阻遏,根据阻遏熵增的原理,从而出现强痛,因表部以头项背为典型代表,故表现为头项强痛。治疗上,以增加向上向外的能量运行以打通阻遏,若伴无汗则加用麻黄打通皮表之阻遏。若阴症而见类似太阳头痛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若气从身前部上逆导致头痛者,当用桂枝类方剂,遏制气上冲而治疗头痛。
若气逆甚,裹挟胸中之水上冲于头而痛,多伴有干呕,吐涎沫者,用吴茱萸汤降逆气与水。
若胸胁筋膜挛结,组织间液亦凝结其中者,表现为胸胁苦满或胁下痞硬、硬满,头部能量不能升降循环而痛者,用小柴胡汤。
若胸胁凝结甚,伴有多量组织液凝结,筋膜挛引头项颈部而痛者,用十枣汤消除刺激,缓解挛引。
头部局部筋膜挛引而痛者,用附子剂,或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解除挛引而止痛。
若头部局部有瘀血刺激挛引或其他部位有瘀血阻滞致上冲而痛者,用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下瘀血汤,排除刺激而止痛。
上述各法,均可根据病情加用芎黄散(别名应钟散,由川芎、大黄组成),以增强疗效。
由腹胀、便秘,气不能降,浊气上逆而头痛者,可用厚朴三物汤通腑降浊而止痛,腹部有结实块而痛者,用大承气汤。
气血由背部上行不足,头部缺乏营养而晕痛者,用黄芪建中汤加当归。
汗出、口渴、脉浮、小便不利而头痛眩晕者,用五苓散。
痰饮阻滞与心下胃中,有痞、渴、眩、悸等表现者,用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去除痰饮,使气机升降复常而治疗头痛、头晕。此症右脉多沉紧。目赤、目眩诸症,可用苓桂术甘汤合芎黄散。
若腹诊,腹部大而松软,按之觉有冷气者,用真武汤。若有冷气在脐下,有水块,按之不仁者,用肾气丸。若脐下冷气不明显,但腰部冷者,也用肾气丸。
若气下有寒水而动者,表现为梦交失精,目眩发落,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总体而言,头痛以上冲、局部能量瘀滞为主,头晕以胸腹有阻滞,能量不能上达为主。若病机相同,则二者可通治。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