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在这里,我说“我很优秀,但只考了293分,怎么办?”,现在我回来想说点什么
正是那句话,时光荏苒,当我在网上偶尔看到自己8年前在这里的这条帖子【求助】我很优秀,但只考了293分,怎么办的时候,我惊讶我自己都忘了,原来时间可以这么快!
我甚至都不怎么记得我发过这条帖子,未曾想,已经过了8年,而我也早已离开了当时的医院,现在只身在美国进行博士后训练,确实,8年真的能变化太多。
我能和大家分享的,大致和之前的帖子里一位学长说的一样,如果你还年轻,不要把钱放的太重,虽然我现在已经不年轻了哈哈哈,但这个价值观还是很深深的烙印。
2012年确实并没有去读研,是因为新疆太远还是因为选择二战,我自己都不记得了,但和大家想的一样,我是个不安分的人,在2015年,在从浙一回到单位工作的2年后,我终于忍不住一定要离开了,所以那年的高考很拼,我记得当时最后一周,把手机给关了,谢绝所有人的联系,到宁波大学租了一个宾馆,开始最后的冲刺,那是昏天暗地的复习。因为对浙大的感情,所以没多想就报了浙大,虽然感觉自己不太可能。
考完后,对完答案,有些泄气,感觉差不多就国家线吧,但已经准备好如果上国家线也离职读研去了。未曾想分数一出来,自己竟然真的上了浙大的阻档线,后来因为浙大的几位老师的热心帮助,也顺利的进了复试录取了。这里尤其感谢浙二院肿瘤所的郑树老师,真的是无私的帮助晚辈,让人敬佩。
接下来是研究生生活,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懂什么是科研,不懂为什么科研文章老师在上面说这个story,为什么科研是故事。后来才发现科研其实就是你能自圆其说,证明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可以了,你可千万别想着要去改变世界。
另外科研一定不能傻乎乎,一定要多问,学长学姐他们的经验,之前碰到有位同学,自己还在一条条的改参考文献的格式,那用endnote就一键搞定了啊。作图不会,直接用graphpad就可以了,80%以上的图都可以做了,如果英语不是很好,写文章比较吃力,就用科研者之家的AI写作助手,下文献就用scihub,等等。虽然网上科研软件一大堆,学会几种就可以了。
活学活用,你发现你就会喜欢上科研。在浙大的学习生活最主要的体会就是了解了什么是科研,科研的意义,和如何做好科研。
如今,我已在美国开始博士后训练,回首这8年,从一个本科生,到一个博士后,以后回来也可以说是海归了,那时候想都不敢想。
但你总得相信自己,如果之前回复过之前的帖子的战友看到这个帖子,也希望他们说说这8年,他们过得怎么样,现在在哪里,做什么。
祝福所有努力的人,天道酬勤不会错。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