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红楼梦》客观性与论文选读策略

发布于 2020-02-08 · 浏览 498 · 来自 Android · IP 辽宁辽宁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9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红楼梦》是一部艺术作品,一部艺术作品对于时下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科研论文选读策略有什么启发?

1 《红楼梦》写作客观性

初读《红楼梦》,觉得贾瑞、薛蟠之流就是污泥浊水,再读《红楼梦》,觉得在作者的角度,只是叙述,却没有轻蔑或批判。《红楼梦》呈现的是一个人生的现象,让你看到这些人经历的各种状态,这里牵涉到作者本身的包容心,以及他对生命态度的超越感。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像在镜子里一样,镜子本身没有选择,也没有爱恨。你走近镜子,镜子完全呈现你的状态,是一个全然客观的状态。 


2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科研论文选读策略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科研论文已有百篇以上,形式多样,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述评等。对于论文,也有一些小插曲。有人发表论文,认为新冠状病毒来源于实验室,还指出其中新冠状病毒的4个插入片段中的氨基酸残基均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复制蛋白gp120或Gag中的氨基酸残基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论文一出,国内就有转载。


img


最后,还是专业人员出来辟谣。这对大疫形势下的文献抄读有几点提示:

第一,选择权威的、有同行评议的刊物文献;

第二,选择原始论文,审慎对待评论类文献;

第三,选择官方(如WHO,CDC)文献阅读。


《红楼梦》是一部艺术作品,但是其思想内涵以及写作态度可以指导科学文献阅读实践:只有坚持写作的客观性与阅读的客观性,才能禁得起历史的检验。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98

回复收藏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