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药现代化与代谢组学【中药的研究方向】

发布于 2019-08-23 · 浏览 1.1 万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26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引子

        近来朋友圈一篇文章引爆话题——《下一个农业灾难——中药材的大规模种植》,作为中国的魅宝,中药的历史价值不能否定。为了使中药能走向全世界,中药的现代化之路一直在探索中。

       中药现代化,就是中药西化,主要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这种“片面”的方法虽然缺失了很多传统中药的理论,但在药理上总能找到科学的论证,在很大程度度上推动了中药研究。今天主要讨论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

       现代中药成分提取的雏形——传统炮制

       传统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水煎,一种是酒泡。就是现代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的雏形,用现代的理论解释,一个是用水相提取极性分子的方法 ,一个是有机相提取非极性分子的方法。发展到现代中药提取技术,只不过我们对水相,有机相有了更多的深入研究和选择方案。

现代中药成分的”根“——传统中药理论

       传统中药研究方法讲究“性-效-物质三元论”,虽没有对药理进行科学阐述对其成分进行鉴定,但很早就意识到物质才是药性药效的关键因素 。近代生物学和有机化学的发展,使我们对中药的化学成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再结合现代的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药现代化终于走上快速道了。

      现代的分离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以及分析鉴定技术如:液质联用(LC—MS)、气质联用 (GC—MS)、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GC—IR)、高效液相色谱一核磁共振联用(HPLC-NMR)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中药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分离分析。

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化

        代谢组学就是利用色谱质谱联用的手段,对自然界中各种物质进行分离并鉴定有机小分子的方法,在鉴定中药成分的上有着天然的优势。现在人们对中药的研究发展很快,从各种天然药材的成分鉴定;中药单方的成分鉴定;中药复方的成分鉴定;各种炮制方法的差异;中药的有效成分(入血被吸收的成分)等等。它们都是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也为中药的大规模现代化生产提供很多理论依据。

img

中药现代化研究方法的挑战

        利用代谢组学手段,我们探究了中药的有效成分,但这许多成分如何发挥作用的仍是”黑盒“,每种成分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仍是谜团。他们作用方式或许是独立起作用的,或许起到辅助作用;把其中每一个成分的作用机理研究透彻(特别是复方),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另外中医虽然用笼统的概念,把”病因-药理“联系起来,但其”整体、动态平衡“的思想,正是我们现在对中药研究西化“触顶”后,再次回归的方向!

        当我们回过头来,细细品味和领会中医药的核心思想后,或许才能真正让中药现代化再迈上一个台阶!

附论:

        回到引子中提到中药大规模种植问题,如果了解了中药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代谢组学,这些担忧根本不用担心,因为代谢组学不光能鉴定中药的有效成分,还能对药材质量(某成分有没有达标)、农药残留都进行判断,那些弄虚作假的产品终难进入现代化的制药产业链中!

        如果大家觉得此贴不错,请帮忙投票

中药非靶代谢组.pdf (963 KB)
基于代谢调控通路的京尼平苷干预阳黄证的作用靶标研究.pdf (5.78 MB)

最后编辑于 2019-10-25 · 浏览 1.1 万

9 131 2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