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外泌体的研究方法

发布于 2019-11-05 · 浏览 1.7 万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18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外泌体,作为外行请允许我在此班门弄斧,现开始现学现卖的表演:

           首先提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细胞实验——细胞转染:脂质体中间包裹一团小RNA或质粒,被细胞吸收后小RNA或质粒被释放到受体细胞中,外泌体就是一个更复杂的细胞转染实验。

           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 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现今,其特指直径在40-100nm的盘状囊泡。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 。

img

img

        结构如上图所示:磷质双分子层膜(夹杂一些蛋白)+包裹的蛋白质、RNA分子

         外泌体的作用主要是细胞间通讯,主要有三种方式:

  1. 外泌体膜蛋白可以与靶细胞膜蛋白结合,进而激活靶细胞细胞内的信号通路。

  2. 在细胞外基质时,外泌体上的膜蛋白可以被蛋白酶剪切,剪切的碎片可以作为配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

  3. 外泌体膜可以与靶细胞膜直接融合,非选择性的释放其所含的蛋白质、mRNA以及microRNA。

         自从2007年 Valadi等发现,鼠的肥大细胞分泌 的 exosome可以被人的肥大细胞捕获,并且其携带的mRNA成分可以进入细胞浆中可以被翻译成蛋白质;且不仅是mRNA,exosomes所转移的microRNA同样具有生物活性,在进入靶细胞后可以靶向调节细胞中mRNA的水平。这一发现使得研究人员对exosome的研究热情激增,截止目前已经通过286项研究发现了41860种蛋白质、2838种microRNA、3408种mRNA。

img

           从外泌体的结构中,我们还可知外泌体的研究重点是其所包含的RNA和蛋白质。所以关于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如果大家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还熟悉的话,这种方法也很好理解的,毕竟组学都是互通的

          下贴中将卖弄外泌体的一些研究步骤和方法,也欢迎大家提意见!

外泌体研究方法(综述).pdf (9.68 MB)

最后编辑于 2019-12-24 · 浏览 1.7 万

15 311 3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