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水果蔬菜千万不能带皮吃?否则会中毒?爸妈看过来…
果蔬,富含营养,美味可口,无论是正餐,还是休闲时刻,都是很多人的首选。
但由于很多果蔬皮和果肉难以分离,很多人的选择往往是:不削皮,直接吃!
水果+蔬菜的标配,看起来似乎真的不错。
但近日,网络上流传着“果蔬皮不能吃,否则会中毒”的说法。
“果蔬皮不能吃,否则会中毒”的说法,真的靠谱吗?难道再也不能吃“皮”了?今天一起来谈谈吃吃喝喝那点事。
食用荸荠皮会中毒?
坊间流传“荸荠生长在泥中,内外部会沾染细菌等微生物和寄生虫,必须要去皮才能食用”的说法,真的靠谱吗?
那是相当不靠谱!
首先,荸荠皮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和一些植物抗氧化物质,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
此外,植物寄生虫并没有那么可怕,即便荸荠中含有寄生虫(植物),那它也不会寄生在人体中。
再来说说,关于水体(泥巴)中的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这个问题并不是单纯存在于荸荠中,其他果蔬中也不例外。
所以,只要科学清洗,食用荸荠皮并不存在中毒的问题。
当然,考虑到荸荠皮的口感并不太佳,可以根据自我需要选择是否去皮食用。
荸荠的功效与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
2.降血压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还对癌肿有防治作用。
3.整肠通便有润肺化痰,生津作用。所含的淀粉及粗蛋白能促进大肠蠕动,所含的粗脂肪增加了润肠通便的作用。
4.消热解毒荸荠是寒性食物,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它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5.降压防病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不耐热的抗菌成分—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抽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肿有防治作用。荸荠还有预防急性传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脑膜炎较易发生的春季,荸荠是很好的防病食品。
食用柿子皮容易损伤肠胃?
民间说“柿子皮不能吃”,主要是由于柿子皮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物质,而鞣酸和蛋白质结合会形成沉淀物,容易损伤肠胃。
但这种情况多存在于没有经过任何脱涩的柿子(皮),可能会有风险。
靠谱的甜柿子和“懒过的柿子”果皮中鞣酸含量很低,吃了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威胁,因此,不用过于恐慌。
建议胃酸过多或者胃肠本身存在疾病的人群尽量避免或少量食用。
吃柿子可以,但请注意以下两点:
>>>>尽量避免“空腹”食用
空腹食用柿子时,柿子中的鞣酸和胃酸相结合后,会增加胃中的酸度,从而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为了减少对胃肠的刺激,请拒绝空腹食用柿子,饭后半小时食用最为靠谱。
>>>>吃柿子要“限量”
考虑到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物质,建议一天食用1-2个即可。
对“特殊人群”来说,吃柿子要依据自身情况,如糖尿病、慢性胃病及病后初愈的患者。特别是“缺铁性贫血患者”,吃柿子更要注意限量,因为鞣酸会影响矿物质铁的吸收。
葡萄白霜是农药残留?
有人说葡萄皮上一层薄薄的白霜是农药的残留,吃下去会中毒?
专家对此观点进行了辟谣,首先,农药残留一般都是一些微量物质,靠肉眼是看不见的。而果蔬表面的白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所以不可能是农药。
那么葡萄表面的那层白霜是什么呢?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显示,葡萄表面的白霜其实主要是脂类、醇类和醛类等天然蜡质成分和糖类,也是无毒无害的。
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果蔬,例如蓝莓、李子、冬瓜等,它们表面也有这样一层白霜。这下可以放心啦。
此外,类似的空腹不能吃红薯皮等说法,都是不科学、不靠谱的,请不要盲目相信。
带皮吃更营养的果蔬
在上面给大家辟谣了,那么接下来,给大家推荐八种可食用的果蔬皮,这可都是良药。
西瓜皮
在消暑解渴、清热解毒的作用上,西瓜皮优于西瓜瓤。中医用西瓜皮和瓜汁入药配成“西瓜翠衣”,具有清热解暑、泻火除烦、降低血压等功效,对贫血、咽喉干燥、唇裂、膀胱炎、肝腹水、肾炎均有一定疗效。
冬瓜皮
有消暑、健脾、利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肾病、肺病、心脏病引起的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用冬瓜皮煎汤洗脚,既治脚气,又治脚臭,一举两得。
黄瓜皮
一些人吃黄瓜时去皮,实在可惜,黄瓜的一身绿衣含有绿原酸和咖啡酸,能起到抗菌消炎和刺激白细胞吞噬的作用。
黄瓜带皮食用对经常咽喉肿痛者是一剂良药。
苹果皮
苹果皮有收敛作用。取鲜苹果皮30克煎汤或泡茶饮用,可治胃酸过多、痰多。
将苹果皮晒干研末,取15克空腹时调服,每日2~3次,对慢性腹泻和神经性结肠炎、高血压等有一定疗效。
梨皮
梨性寒味酸,能凉心润肺、除火消痰,用梨皮30克煎汤服,有清心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可治疗痰多、咳嗽。
将梨皮捣烂如泥,外敷患处可治痈疽肿痛,用鲜梨皮煎汤频饮,可解毒消肿。
柚子皮
能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取柚皮9克煎汤服,能化痰消食、定喘、止疝痛。
橘皮(陈皮)
有理气化痰、健脾去湿之功效,还可降低血压。橘皮能治疗咳嗽痰多、胸闷、腹胀、反胃、呕吐等。
橘皮所含的黄酮甙物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将橘皮切丝或晒干研末,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其味清香宜人,能开胃、通气、提神。
以干橘皮50克加白酒500克浸泡7天,制成橘皮酒,每次服5克,可治慢性腹泻。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