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RNA的过表达及干扰
1) miRNA的过表达或干扰
通常使用模拟物(mimics),或拮抗剂(inhibitor)即可实现。如需进行动物实验,需要构建并包装腺(相关)病毒。对于miRNA的过表达,慢病毒及腺病毒系统均适用;但针对miRNA的干扰,腺/慢病毒虽然有相关报道,但均不成熟。
2) LncRNA的干扰
为什么lncRNA的干扰总是失败,首先我们明确RNAi技术是发生在转录后的细胞质中的。而lncRNA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有的最终表达于细胞质,有的表达于细胞核,有的lncRNA则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故而针对lncRNA的干扰是否能成功,首先最需要的是先明确是这个lncRNA的表达定位。核内表达的lncRNA是很难通过shRNA被成功干扰的。先做个细胞核/质分离后的lncRNA表达检测,或者FISH(荧光原位杂交)以明确lncRNA的亚细胞定是必要的,而这点常常被刚涉猎lncRNA研究的人们忽略。
另外,对于LncRNA的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可以考虑使用CRISPR/Cas9系统。但是,由于LncRNA是不翻译蛋白的RNA序列,一般通过与相关元件蛋白接合而调控基因表达。在不确定具体的调控位点的情况下,一般的单靶点切割并不一定会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在靶向非调控区域的情况下)。此时,建议使用双sgRNA系统,通过同时在两个位点的切割,造成整段或者一段基因组序列的缺失,进而导致转录水平的降低(极致情况下几乎可完全不转录)。
3) circRNA的过表达及干扰
circRNA本身环形结构的特殊性在表达载体构建过程中,一旦设计或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不能成环或成环效率不高的问题,还会出现插入缺失碱基等情况出现。目前国内有公司对circRNA的表达载体进行了改造,加入环化表达框架,使环状RNA连入载体后能在体外高效率表达,并保证插入的目的环状RNA片段正确环化。因此如要进行circRNA的过表达,选择合适的表达载体非常重要,另外还需要确保转染后QPCR引物的设计能够有效扩增出环状的RNA,而非线性化的RNA。
circRNA由于它特殊的环状结构,及与线性化宿主基因的同源性,导致经常被无效或错误干扰。首先明确circRNA的siRNA设计原则:
(1)针对外显子环化circRNA本身做敲除,设计backsplice junction位点前后序列并设计siRNA(靶点必须跨backsplice junction位点);
(2)内含子环化circRNA,设计backsplice junction位点前后序列并设计siRNA,或针对内含子区进行siRNA设计(靶点不一定跨backsplice junction位点,但是最好跨backsplice junction位点);
(3)每个siRNA需要设置对照,backsplice junction位点一段互补配对,另一段错配。
同时circRNA的QPCR引物设计也需要进行跨环设计,以避免非特异性扩增到线性宿主RNA。
另外,如果是外显子成环,可以考虑成环因素(一般是在内含子中),特异性地靶向导致成环的内含子,使其成环受阻,也可以特异性地做到cirRNA的敲除。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常被研究者们忽略的一点,即对circRNA设计siRNA主要考虑的因素还有避免干扰到线性宿主基因。如由于线性化的宿主基因被错误干扰后导致了细胞功能的改变,无法说明是circRNA的功能,即便设计的siRNA靶位点是针对circRNA的。在下游的检测实验中,也需要对线性化的mRNA进行消化,以保留环状RNA。
如何避免设计的siRNA与线性转录本发生结合,遵循这三条原则:
(1)Binding site at the head-to-tail junction;(siRNA需绑定到circRNA环的首尾链接处)
(2)7-mer seed not present in the linear host gene;(最好有7个碱基没有在线性宿主基因出现)
3) chemical modifications within the seed region.(在靶点区域有化学修饰,以避免似于miRNA效应的影响)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