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老年综合征 健康长寿的绊脚石

发布于 2019-07-18 · 浏览 3936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30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入54, 叙事药学-总5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46)(451-460)454,

2024-08-07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丁香园选载文稿专题目录


 

老年综合征 健康长寿的绊脚石

健康报,2019-07-06(4版)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医疗问题逐渐凸显。老年人对于常见慢性疾病的关注及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但却容易忽视老年综合征对健康生活的影响。实际上,很多老年综合征和老年人健康问题对其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的影 响更大。在以治疗专科疾病为目标的现代医疗模式中,这些老年人的困境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干预。


第一篇:衰弱离您有多远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 老年医学科副主任 李晶 

    也许很多老年人都会有这样的困 惑:我身体一直都很好,没有慢性病, 可是退休 10 年了,感觉体力逐渐下 降,体重莫名其妙地减少十几斤,睡眠 也不好,总觉着力,可是检查又没有 问题。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就是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 人越来越容易出现的衰弱综合征,也 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老年综合征之一。

   【1】 什么是衰弱综合征 

“老”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而衰弱 则与疾病、体能下降等有关。衰弱没 有统一的定义,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原 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力量和 耐力下降、生理储备功能降低、对抗外 界应激能力减弱为特点,较小的刺激 就可引起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 

     那么,导致衰弱的危险因素有哪 些呢? 

    1.多病共存 躯体疾病是衰弱的 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合并多种疾病是 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75 岁以上老年人存在5种常见慢性病的概率高 达 80%,而这正是导致老年人衰弱的 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2.年龄及性别 年轻人比较容易 恢复至相对健康的状态,而这种能力 会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因此,随着年 龄的增长,衰弱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并且,女性较男性更容易衰弱。

    3.营养不良和摄入营养素不足营养不良是衰弱发生、发展的重要原 因。日常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营 养评分较低和摄入营养素缺乏的老 人,衰弱发生率会增加。 

    4.药物 在老年人群中,多重用 药现象普遍存在,可增加老年人衰弱 的发生,不恰当的用药也可引起衰弱。 

    5.精神心理因素 老年人的精神 心理状态与衰弱密切相关,焦虑、抑郁 可增加衰弱的发生。 

   【2】如何发现自身衰弱 

    1.躯体功能障碍 躯体疾病是衰 弱的核心问题,一些慢性疾病与衰弱 的发生显著相关。步速减慢可以独立 衡量衰弱的发生。 

    2.跌倒 衰弱状态下,即使轻微 疾病也会导致肢体平衡功能受损,不足以维持步态完整性而容易跌倒。 

    3.认知功能障碍 衰弱与认知功 能下降呈正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衰 弱老年人功能性残疾和再入院的风险 均增加。    

 4.其他 衰弱的老年人可能出现 厌食、疲劳、反复感染、突然的兴趣丧 失、失禁,1年内出现不明原因的体质 量下降大于 5%,生活能力部分依赖, 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 

  【3】 忽视衰弱会引出更多问题 

    衰弱老人可有以下一种或几种临 床表现:一、非特异性表现,疲劳、无法 解释的体重下降和反复感染。二、平 衡能力下降,平衡功能及步态受损是 衰弱的主要特征,也是跌倒的重要 危险因素。衰弱状态下,即使轻微 疾病也会导致肢体平衡功能受损, 不足以维持步态完整性而跌倒。三、 波动性失能,衰弱的老年人会出现日 常生活能力的急剧下降,原先可独立 完成的日常活动变得困难,甚至需要 他人照顾。 推荐应对所有 70 岁及以上人群 或最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出现 体重下降(≥5%)的人群进行衰弱的筛查和评估。建议出现以上症状的老人 去医院的老年科寻求专业的帮助。 

【4】衰弱能预防吗 

     实际上,对于老年人衰弱而言,防 要远远胜于治。老年人可以从运动、 营养支持和药物干预三方面预防衰弱 的发生。 

     运动 有氧耐力运动:中等强度, 每天 30 分钟,每周 5 天;或高强度每 天20~30分钟,每周3天。推荐快走、 慢跑、游泳和网球。抗阻力运动:每周 3~5 次,每天 8~12 组,包括爬楼、哑 铃、拉弹力带。平衡训练:每周 2 次, 每次 30~60 分钟,例如单腿站立、瑜 伽、足尖足跟直线行走、太极、舞蹈等。 

    营养支持 补充富含亮氨酸的必 需氨基酸可以增进肌容量而改善衰弱 状 态 。 当 血 清 维 生 素 D 水 平 < 100nmmol/L 时,每天应补充 800U 的维生素 D3,以改善下肢力量和功 能。每天应保证 2~3 小时的户外运 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深 海鱼、动物内脏、蛋黄和奶酪等。 

    合理用药 减少多重用药。 尽管衰弱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疾 病,其病因也未明,但及时发现老年人 的衰弱状态,尽早干预,可以减少跌 倒、失能、入院等风险,提高老年人的 生活质量,减少老年人对长期照护的 需求,以及控制医疗费用增加。如果 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到老年 科门诊咨询,关注健康,远离衰弱。



第二篇:肌少症让老人更易摔倒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 袁莹 

   肌少症,又称肌肉减少症或肌容 积减少,是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 少。肌少症会对机体的力量、代谢率、 功能等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生活质量 下降。肌少症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很 高,表现为上楼梯或从椅子上站起身 时受限,增加了摔倒风险,进而可能引 起骨折,甚至残疾。因此,我们要重视 老人肌少症,及时筛查、发现,早期干 预,降低发生跌倒、骨折的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加,50 岁以后,骨 骼肌量平均每年减少 1%~2%,60 岁 以上慢性肌肉丢失估计30%,80岁以 上丢失约 50%。这与老年人体内合 成代谢的激素减少、肌肉合成减少有 关。年龄相关的肌肉量及性能下降在 很难避免,同时,体力活动的减少会进 一步促进这一过程。研究显示,即使 健康人在饮食充足的情况下,1~2 周 的卧床休息或类似程度的运动限制 也会导致大量肌肉质量和强度的丧 失。老人安静久坐的生活方式、长期 卧床等会引起肌肉的丢失。此外,饮 食上的不足,如蛋白质、维生素 D 摄 入不足也会导致肌肉质量减少和功 能下降。

   【1】肌少症的表现 

     跌倒 肌少症造成肌肉力量下 降,生活中突出表现为下肢肌肉力量 的下降,增加跌倒的风险。同时,伴随 肌肉的减少,下肢感觉减退,神经的反 应速度下降,使老年人对环境变化的 适应力下降,增加跌倒的风险。 

    骨折 肌肉减少导致骨承受力下 降,骨骼缺少刺激等因素,引起骨质疏 松。跌倒时,萎缩的肌肉对骨骼的保 护力下降,增加骨折的风险。 

    生活质量下降 提重物、长时间 走路或站立等活动受限,活动能力下 降,降低生活质量。 

    增加死亡的风险 老年人过快出 现四肢肌肉减少,体重指数下降,死亡 率会随之增加。

    【2】防治要靠营养和锻炼 

     老年人若出现行走速度变慢、行 动迟缓、拿不起东西、特别容易疲劳 等,需要警惕肌少症可能,目前肌少症 缺乏自我筛查的量表及自我诊断标 准,小腿腿围可能是对肌少症诊断的 一个敏感指标,若低于 31cm。要高 度怀疑肌少症需及时就诊,寻求专业 医生的帮助。 

    营养干预和抗阻训练是防治老年 性肌少症的有效方法,可以贯穿到老 年人的日常生活中。 

    饮食方面,补充足够的优质蛋 白。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并不比 青壮年少,至少每天达到 1.2g/kg,以 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为主要蛋白 质来源,鉴于老年人一般进食量偏 少,难以完全达到蛋白质每日需求 量,可以酌情额外选用“乳清蛋白”作 为蛋白质补充剂。老年人若能在普 通饮食的基础上,每天补充10g~20g 乳清蛋白,不仅能补充膳食蛋白质的 不足,还有益于防治肌少症。还要注 意补充维生素D,老年人户外活动少, 接受紫外线照射及维生素D合成能力 均不足。提高维生素 D 摄入,对防治 老年肌少症、骨质疏松及预防跌倒有 很好地作用。 

    若想要增加肌肉强度、大小和持 久性,需要进行抗阻训练。循序渐进 的肌肉训练可能是提高肌肉质量的最 有效方法,包括使用哑铃、杠铃、拉弹 力带、健身器械运动等。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开始一个 运动计划前,向医师咨询是必要的, 因 为 治 疗 药 物 或 剂 量 可 能 需 要 调 整。“低水平开始、缓慢进行”是老年 医学的至理名言,同样适合于运动计 划的启动。



第三篇:营养不良老人为何这么多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 沈姞 

   在人的一生之中,营养是决定健 康、生理、认知功能、生命力、生命综合 质量和长寿的关键因素。合理科学的 饮食对任何年龄的人都至关重要,但 是对于老年人群尤其是高龄(85岁以 上)和衰弱的老年人群,要做到合理科 学的饮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营养不良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 2012 年全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调 查结果显示,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 年病人达 49.7%,已发生营养不良的 占 14.67%。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 态与临床结局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可 以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术后并发症 增加、功能依赖、感染及死亡率增高。

   摄入过量也会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指能量、蛋白质及其 他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对机体功能 乃至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临床中 的营养不良概念更为宽泛,常以蛋白 质-能量营养不良表示,意指能量和 (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由于疾病、创 伤导致的代谢需求增加或营养丢失增 加,最终不能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时 所导致的临床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摄入过量所导致 的营养不良包括高胆固醇血症、维生 素过多症和肥胖等,也属于营养不良。 

   影响老年人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因 素有很多。从自身身体情况来讲,老 年人牙齿磨损、牙齿脱落,影响咀嚼功 能;老年人舌头肌肉萎缩、运动能力下降,使食物咀嚼时难以搅拌均匀;老年 人味觉功能退化,食欲下降等,均会使 老年人进食明显减少。疾病及药物因 素的影响,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慢性 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手术后等, 饮食往往受到限制,如果没有专业人 员指导,老人很难从日常不均衡的饮 食中获得全面的营养。同时,由于长 期服用多种药物,会影响食欲,导致进 食减少。

   此外,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独居老 人与社会脱节、缺少家人的关怀,饮食 往往过于简单;或是收入较少,难以满 足饮食需要;家庭中存贮设施不足、烹 调设施不足、需要他人看管等原因,均 可导致长期营养摄入不足。

2,老年人应该这样调整饮食

   合理的饮食对于改善老年人营养 状态、防治慢性疾病,以及提高整体身 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物多样,制作细软,少量多餐 不少老年人牙齿缺损,消化液分泌和 胃肠蠕动减弱,容易出现食欲下降和 早饱现象,造成食物摄入量不足和营 养素缺乏,因此老年人膳食更应注意合理设计、精准营养。对于高龄老人 和身体虚弱以及体重出现明显下降的 老人,应特别要注意增加餐次,除三餐 外可增加两到三次加餐,保证充足的 食物摄入。食量小的老年人,应注意 在餐前和餐时少喝汤水,少吃汤泡 饭。对于有吞咽障碍和 80 岁以上老 人,可选择软食,进食中要细嚼慢咽, 预防呛咳和误吸;对于贫血,钙和维生 素D、维生素A等营养缺乏的老年人, 建议在营养师和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适合自己的营养强化食品。

   每天足量饮水 每日饮水最好在 1200ml 以上,应定时有规律的主动 饮水。对于有心脏病、肾病、肝病等慢 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根据病情及尿 量限制饮水。

增加益生菌摄入 有利于改善肠 道微环境。

老年人可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 下,选择适宜的运动(走路、太极、游 泳、健身操)等,体力活动不仅可以减 少体内脂肪含量,增加肌肉含量,提高 肌力和运动能力,还可以提高老年糖 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怎样初步判断家里的老人是否存 在营养风险呢?符合以下两条问题中 任一条,就需要到综合医院的老年科 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1.非自主性 体重下降。与平日体重相比,6 个月 内(或未知时间内)体重下降≥10%或 3 个月内体重下降≥5%。2.与日常 进食相比,经口摄入减少。


第四篇:跌倒 不可小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 老年医学科病房护士长 李虹

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很高,后果 严重,被称作是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 人的“头号杀手”。跌倒事件一旦发 生,很有可能使老年人生活发生转折 性的变化,使老年的人生活质量急剧 下降,给老人自身及家庭带来巨大的 负担。然而,跌倒是可以被预防的。 认识跌倒的风险,重视跌倒的后果, 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跌倒的 发生。

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 的,在因跌倒而住院的老年人中,因自 身因素跌倒的约占 45%。这些因素 包括:步态和平衡障碍、肌肉力量减 弱、视/听力障碍、前庭功能障碍、体位 性低血压、痴呆、药物影响以及一些疾 病合并的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等。此 外,外在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环境中 障碍物的存在、光线不足、衣着鞋袜不 合适等都会引起跌倒的发生。

【1】简单判断跌倒风险

老年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判 断自己是否存在跌倒风险。

    1.跌倒史:有研究显示,有跌倒史 的老年人发生再次跌倒的概率比没有 跌倒史的老人高 4.6 倍。因此,之前 发生过跌倒事件,尤其是近 1 年内发 生过跌倒的老人是跌倒高发人群,一 定要引起重视,可以向专业人员求助, 采取措施预防跌倒再次发生。 

   2.药物:老年人用药种类繁多,某 些药物会增加跌倒发生的风险。 

   3.环境:居家环境是造成跌倒的 外在因素之一,老年人可以对照下列 清单对居室环境进行逐一检查,评估 居家环境是否安全。例如通道是否有 杂乱物品?地板是否防滑?灯的亮度 是否能够让您看清东西?浴室和卫生间是否有扶手?上下床是否方便、安 全?是否能够轻松地拿到常用的物 品?能否方便安全地将饭菜从厨房拿 到餐桌上?家中是否有宠物? 

【2】老人跌倒需要预防

   提高防跌倒的意识 这一点说起 来容易,但真正能在生活中做到却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那些“急性 子”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动作 节奏都很快,但他们自身的协调性和 平衡状态早已不如从前,很容易造成 意外跌倒事件。特别是在老人起床改 变 体 位 时 ,最 好 做 到“ 三 个 30 秒”—— 醒后静卧30秒,完全清醒再 起身;缓慢起身后床上再坐 30 秒;床 旁站立 30 秒后再进行行走或其他活 动,可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

    坚持参加规律的锻炼 规律的、 强度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加肌肉的力 量。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 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促进。这 些 改 善 都 可 减 少 跌 倒 的 发 生 。 适 合老人的体育锻炼包括太极拳、散 步、八段锦等,对老年人的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均有 良好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老人的平衡 能力。

    重视跌倒造成的髋关节骨折 美 国一项将近300万的大样本人群的调 查显示,有 90%以上的髋部骨折是因 为跌倒引起的,而在这些髋部骨折的 患者中,又有 25%的老人非常不幸的 在6个月内死亡了。为什么与其他部 位的骨折相比,髋部骨折的后果会如 此严重呢?一方面,是由于髋部骨折 后必定会影响老年人的行动,导致老 年人卧床不起,随之一系列的问题会 接踵而来。另一方面,髋部骨折不容 易愈合。因此,提醒老年人,尤其是患 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一定要引起重 视。在生活中可以借助髋部保护裤来 减少跌倒导致的髋部损伤。


第五篇:现代版老年人未病治疗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 武文斌

    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 老年综合评估正是现代版老年人的未 病治疗。老年综合评估不仅包含病史 询问、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传统医 学评估,还可反映老年人功能、心理及 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它通过多种评估 方法对60岁以上有慢性疾病、老年问 题、老年综合征的人群进行全面评估, 力图尽早发现衰弱、认知障碍、失眠、 肌少症、营养不良、跌倒等风险,合理 干预指导,最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 质量。 

   【1】哪些老人需要做综合评估

 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需要或者都适合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做与不做 主要取决于老年人是否可以从评估以 及评估后的干预中获益。老年综合评 估适合60岁以上,已经出现生活或活 动功能不全(尤其是最近恶化者),已 伴有老年综合征、老年共病、多重用 药,合并精神方面问题,合并社会支持 问题(独居、缺乏社会支持、疏于照顾) 及多次住院者。

综合评估虽好,但对某些老人并 不适用:1、非常健康的老人,这类老 人并没有进行老年综合评估的必要, 他们的健康关注应放在定期体检,疾 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上。2、疾病终末 期、严重痴呆、完全失能的老年人,这 部分老人很难再从综合评估干预中获 益。这部分老人的重点应是并发症的 预防和维持舒适。

  【2】 哪里可以进行综合评估

    我们医院设有老年综合评估门 诊。由于综合评估时要对老年人进行 全面系统的评估,耗时较长,且有适应 人群范围,因此目前采取预约方式,可 拨打预约电话进行预约。 同 时 提 醒 就 诊 的 老 年 人 及 其 家属,请您在就诊时务必携带近 6 个月的病历、化验检查、影像学检 查、药品清单等医疗资料,以便医 生评估。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27)
肌肉减少症
骨折 (1331)
髋部骨折 (24)
衰弱状态 (1)

最后编辑于 2024-08-07 · 浏览 3936

1 29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