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我在外资医院做护士

发布于 2019-06-24 · 浏览 3037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33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从十年前开始在北京的外资医院做护士,这么多年下来,北京几乎所有知名的外资医院我都工作过。

  

  想在外资医院当护士,最主要的是专业知识和英语要好——我是涉外护理专业毕业,本身就有基础,其他的同事英语能力来自各种渠道。一种主流方式是到海外的医院工作,需要考下当地的护士执照。并且雅思成绩也要达标。早年很多人到美国,她们离开前一般也是一线城市大型医院的精英,在国外工作几年后,可能是为了家庭,可能是为了其他原因,放弃了移民的机会回到国内工作,在各个外资医院,很多人都成了护士长或其他领导层。然后就是新加坡,那边对护士的技术和英语水平要求不算太高。

  外资医院要求的首先是外语水平以及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有一定工作经验,如果能再加上近几年比较提倡的国际护士证ISPN就更有优势。国内大医院的主力护士工作经验更丰富一些,因为我们可能每天仅仅要处理几个病患,而她们的工作量可能是我们的十倍。但最起码,在外资医院的护士大多是国内大医院出身,业务水平还都不错就是了。

  

  在这几年的一些影视作品中,高端医院的护理人员一般穿着漂亮的工作装,而现实可能会让大家失望,我工作过的所有医院,护士服是统一的上衣长裤,色调大多是蓝色,没有一家会用粉色的护士服,更不会让护士穿着裙子。和普通医院最大的不同,是这些地方不要求护士戴帽子,而且允许佩戴适度的首饰,可以戴耳环和项链,手上允许戴一枚戒指。

  

  最频繁的时候,我4年里连续换了4家医院工作,但不论到哪里,都有以前非常熟悉的医生和同事。中间也曾短暂干过护理之外的工作,例如医疗保险或管理。

  

  外资医院的收费毫无疑问是非常高的,但并不表示要病人掏很多钱。为什么外国病人会到这些医院来看病?是因为我们可以直接同他们的外国医疗保险直接对接,直赔直报,而在国内医院则不可以。除了拥有外国医保的外资公司工作人员,各国的外交人员、外籍游客以及形形色色在北京的外国人之外,外资医院的主要客户是中国的富人们,特别是那些不在乎钱,但更在意隐私和服务的人,包括众多商业领袖和明星。

  

  商人无需多说,我在外科门诊期间,亲自护理过的就有两位中国前首富的夫人,还有某位娶了女明星的“山西首富”,果汁饮料行业龙头企业的创始人等许多,外资公司驻华分公司的负责人和总经理则不计其数,而娱乐体育明星,虽然不会说每天都能看到,但频率也差不了多少。

  

  整体来说,商人身价越高,人越随和,越会主动配合各种治疗,而一些暴发户小老板则常常成为最惹人厌的病人;明星两极分化严重,既有像发哥、蒋雯丽这样极其nice的,也有像NL、CLY这样既不配合治疗,态度又非常差的。

  

  在我刚刚进入第一家外资医院工作后不久,就遇到两位无法形容的病人。

  

  有一天深夜,我在急诊值夜班,一位执导过中国早年最红的室内情景喜剧的胖导演捂着腮帮子几乎是破门而入。然后便高喊,“医生在哪,护士在哪,我牙疼,赶紧给我看牙!”

  

  不论是国内公立医院还是外资,牙医一般都不会值夜班。我们的急诊医生建议他先吃止痛药,第二天再来,但他不依不饶,非要当天晚上看病。无奈,急诊医生只好给当天拿着值班电话的牙医打电话,刚刚拨通,他一把抢过电话机,按成免提,大喊;“我是某某,我牙疼,你赶紧过来给我看病!”

  

  我们的牙医是一位美籍华人,在美国有20多年从业经验,接诊过的FSGY有很多。我们知道他会说中文,但显然,他对这位导演的态度非常不满,就用英文反问:“你是谁,你说什么?”这位导演一向以才子著称,他的父亲曾任文化领域的人物,英语很好,他略一迟疑,马上用流利的英语又说了一句刚才的话,而且其中夹杂了两个“脏词”。牙医依然用平静的态度回答,第一句翻译过来是“你说你是导演,很有名吗?我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第二句是“I don’t care who you are.(我不关心你是谁)你的问题需要等到白天,我的团队都上班之后才能为你解决。”后来这位导演乖乖地领了止痛药回家,第二天才来看病。

  

  后来我到另一家医院后,还见过一次这位导演。他带着第二任妻子来看病,对待妻子的态度就像在使唤下人,从头到尾,那位曾经的编剧甚至一直都不敢抬头大声说话。

  

  另一位病人是个又高又胖的歌手。某天晚上,他带着一位少数民族女歌手到医院看急诊,女歌手是酒精中毒兼腹泻。医生很快替她看好了病,诊费是5000多元。这位男歌手嫌贵,开车带着女歌手想硬闯出大门,被我们公司的十多个保安拦下。他大喊:“你们不要命了,告诉你们,我什么什么是公安局的,你们等着,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然后就开始打电话,没多久,就来了一大群人,里面确实有穿着33的人。医院的领导沟通之后,无奈让他逃单走掉了。

  

  之后没两年,就传出这位歌手涉嫌3333,斗殴致人死亡被判刑的消息,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与协和、301这些全国闻名的大医院比起来,即便是最出名的外资医院,规模也称不上有多大。但这些医院内部装修一定是温馨的,医生和护士以及所有工作人员,都更加耐心和友善,更重要的是,这里不采取挂号制,而是采取预约制,保证每个病人会专享到一段时间的治疗服务。再加上我们所有人签合同时都有严格的病人隐私保护条款,所以那么多明星和富豪才会选择外资医院。

  

  不论是多大牌的明星,来到这些医院,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工作人员会跟他要签名或合影。当然有时也有例外,周润发在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嗓子发炎,到我所在的医院看病,当天正好是我和护士长值班。发哥人很幽默,尽管嗓子疼又说不好普通话,但还是时不时地说几段笑话逗大家,看完病后,他主动说:“你们要不要和我一起拍照片?”像这样有亲和力的明星,我见过几位。例如早年凭借一曲《军港之夜》火遍全国,后来在《奋斗》中演李小璐母亲的苏小明,就像一个典型的北京阿姨,不但没架子,说话还非常“贫”,总是拉着我们的胳膊说:“妹妹啊,我跟你说啊……”

  

  《奋斗》中有一幕戏就是在北京维士达医院拍摄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在外资医院取景,因为这些医院的环境确实要比国内医院好很多。例如《爱情呼叫转移2》中佟大为看病的场景是在庇利积臣医院,《裸婚时代》中姚笛生孩子的医院是美中宜和,电影《致青春》中,佟丽娅看病的医院是和睦家。

  

  除了明星,接触最多的就是中国的富商和外国人了。

  

  

  外国人以在华工作的外企员工为主。我们发现一个规律,技术类的公司,例如微软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或沃尔沃这样的汽车企业的员工,人都非常好;而做零售类的企业,例如H&M和宜家,员工看病时则非常非常的挑剔和不配合。每年秋冬之交,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几乎所有的外资公司都要求全员接种流感疫苗。

  

  我们要分别到这些公司去为他们注射,我曾经一天内打了超过200针,这也是我们这类医院为数不多的为外企里的中国员工提供服务,因为他们大多是没有外国医疗保险的。而这时候他们可以打疫苗的原因,是因为体质的原因,外国人得流感往往意味着有生命危险,而对中国人来说,流感是小毛病,好多人甚至会继续上班,这对外籍员工——基本是管理层,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这些公司才甘愿掏钱让所有人接种昂贵的进口流感疫苗。

在外资医院工作的这么多年,让我对国内、国外不同的护理理念和工作及思维方式有了很多的思考,也让我更加确定,这就是我想要的工作,除了工作报酬以外,让我更有体会的是接触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跟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每天都是充满新奇和无限遐想的事物,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学习到了新的东西,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是我可以改善自己的一个学习平台。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不被生活磨平棱角,时刻保持昂扬的心态和精神状态。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


最后编辑于 2019-06-24 · 浏览 3037

1 4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