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可赞美的脓”在中医外科的辩证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2019-04-06 · 来自 Android · IP 江西江西
3563 浏览
达人点赞、丁当奖励 2 项荣誉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10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无论是传统中医学的“无脓不长肉”,还是西医学“可赞美的脓”,两千年来临床结果证明,凡有脓的创面修复就快,无脓的创面修复就慢。正所谓“大地有水万物生,伤口无脓肉不长”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疮疡对脓的辩证

  首先应弄清脓的形成过程。由于损伤、外感邪毒,或湿热火毒内蕴等原因引起疮疡,致使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进而肿胀疼痛红热,毒热炽盛,肉腐而成脓。

疮疡成脓是聚毒的表现,排脓是泄毒的途径。脓未成时,通过内服及外敷药物,和机体的抗病能力,使肿块逐渐消散,这是疮疡治疗中最为理想的。但是在发病过程中,毒邪偏盛,或正气虚弱,虽经治疗,不能消散,即应用补托的药物促成化脓。让毒随脓泄出,腐去新生,早日痊愈。瘰疬、阴疽等阴证在临床上的特征,是病程长,化脓迟缓,溃后脓腐难脱,新肉生长缓慢,应用温补血的药物治疗,使阴证转成阳证,导致热盛肉腐而成脓,腐去新生而早愈。

由上述可知,疮疡在一定阶段和一定条件下化脓是好事。因为疮疡化脓是给毒邪以出路,排脓是载毒外出的一种表现。疮疡化脓,通过辨脓的形质、色泽、气味可以测知正气强弱和毒邪的盛衰,而知预后的情况。

辨脓的形质脓液宜稠不宜稀。若脓液初出黄白相兼而稠厚者,其人正气不虚,脓液初出稀薄者,其人正气虚弱。在正常的情况下初出黄稠的脓液,次出黄稠滋水,是正盛邪却的好现象;初见稀薄脓液渐次转为稠脓,是正气来复的象征,若稠厚脓液很快转为稀薄脓,是气血虚弱,脓腐难去,新肉生长迟缓。若脓液深伏日久不泄,溃破后脓液如水直流,脓色不晦者,其气不臭,不是败象,若脓稀如粉浆污水者,或挟有败絮状物质的,或色晦腐臭者,是气血衰竭,属于败象。

辨脓的色泽;初见黄白相兼而稠厚的脓液是气血充足,为正常现象,若脓液黄浊而质稠,是气火有余,初见脓液黄白质稀,色泽不晦者,气血虽然虚弱,还不是衰败现象,若脓色绿黑而稀者,是蓄脓较久,有损筋伤骨的可能。若脓液中挟有瘀血紫块者,是瘀血流注的特有征象。辨脓的气味:正常的脓液是略带腥味的,形质黄白挟血而稠厚,是顺证,若脓液腥秽恶臭的,其质如败浆污水,是逆证的现象。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涉及医学专业领域的敏感图片,请先登录


img

涉及医学专业领域的敏感图片,请先登录


1 15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