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2019年国自然申请,这些注意事项不能忽略!

发布于 2019-03-19 · 浏览 4629 · IP 湖南湖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4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今年的申报未被批准,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客观原因——个人实力、研究经历不足?项目创新性不强?还是缺乏关键研究基础?主观原因——立项依据阐述不充分?有前期基础,但未能找到说服评审专家的核心“创新点”?研究方案有明显的漏洞?研究方法陈旧落后,研究深度不够?还是标书撰写不规范,存在大量不该出现的“失误”?等等。

  不管是什么原因,为了备战2019年基金申请,提高申请书的表达质量,本文特提出以下5个方面的建议:

  1、研究背景要重点介绍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

  经常看到部分申请书,一开始就在立项依据部分引经据典,从几十年以前的参考文献开始着手介绍,然后,娓娓道来把这些年的文献几乎全部介绍一遍。

  通常情况下,申请书中要尽可能地详细介绍近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是近五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突出申请人提出的课题是较为前沿和热点的研究问题。。

  2、研究内容要描述明确、要言之有物

  每一份项目申请书,都需要通过同行评审专家的评审。因此,申请人撰写的研究内容不能过于基础化,将教科书里面的内容搬到基金申请书中,也不能够只有自己能够看得懂,或者只有“小同行”专家能看懂。

  另外,还有不少人认为篇幅长的基金申请书更容易获得资助,其实不然。一份基金申请书能否获得资助,关键是看研究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让评审专家觉得言之有物,至于申请书的篇幅,没有过多关系。

  3、研究可行性要重点介绍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前期积累

  任何一项研究设想,都不可能是申请人凭空编造出来的。因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评审过程中,评审人一旦认为申请人没有前期的研究基础,就会质疑该研究内容和方案的可行性。一旦评审专家有了这样的想法,这份申请书就是一份失败的申请书。

  因而,在可行性分析部分,申请人需要重点介绍曾经做过的哪些相关的前期工作,证明自己是项目的最佳实施者,证明这项工作如果获得资助一定会很好地执行完成。

  4、研究基础要列出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一般都会了解申请人研究基础如何,如果申请人前期学术基础扎实,毋容置疑会给评审专家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有一份申请书,乍看时印象良好,基金申请书题目比较吸引人。同时,研究基础中列出的学术论文也比较多。然而,经仔细阅读申请书发现申请人列出的学术论文几乎都是关于A事物的研究,而该申请研究内容却是关于B事物,同时A和B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因而,最终没有推荐这份申请书。

  5、申请书中语言、格式错误要尽可能少

  在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过程中,可能偶尔的小错误很难避免。然而,对于申请人而言,必须反复修改申请书,将中各种错误降低到最低程度。因为,申请书可以看出一个人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更能够看出一个研究人员的学术素养。如果申请书中到处存在各种类型的小错误,那么申请人也可能是一个科研不严谨的人。

  几个典型的案例如下:第一个案例,申请书中申请人列举了将近30条参考文献,然而这些参考文献在正文部分没有一个被引用,使得这些参考文献在立项依据部分显得毫无意义;第二个案例,申请人项目团队中有科研实力很强的合作者,然而在合作者介绍部分,研究成果只是列举出合作者10年以前的学术论文,而没有近几年最新的研究成果。

  最后,对于项目申请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日常工作中重视自己的学术积累,多发表一些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通过不断的学术研究和积累来强化研究基础,以期更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这是本人收藏的国自然基金申请指导资源

需要的拿

img

扫一扫回复“国基指导”就可以拿

img

大家帮忙投票收藏呀谢谢!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629

13 12 1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