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和医学有关的口诀,你还记得多少?
漫漫学医路,谁还没背过几个中二的口诀?
有些口诀纯属调侃,比如一进大学就被师兄师姐灌输的「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九死一生」,以及令我至今无法释怀的「寄生虫,何生人」。
不过更多的口诀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医学,也可能纯粹是为了不挂科~
当初你花精力去背的口诀,你都知道它们所代表的知识点吗?
一嗅二视三动眼
这是十二对脑神经的背诵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加副舌下全。」
十二对脑神经中,有 10 对分布于头面部;除第一和第二对脑神经是从大脑发出,其余都是从脑干发出。
这段口诀简单押韵, 各对脑神经的名称和顺序一目了然。不过这么经典的口诀到底是谁创造的?
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最早是出现 1951 年日野原重明《解剖生理与病理》(叶橘泉编译)一书中,想必是某个解剖老师的功劳吧,真真造福了千万学子啊!
支援红军送白糖
医学考研大军应该很眼熟了,原因不多说。这「支援红军送白糖」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口诀指的是几种肺部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支」指的是「支原体」;
「军」指「军团菌」;
「红」指「红霉素」;
「支援红军」即表示「支原体好的军团菌感染首选红霉素」。
同理,「送白糖」即表示「克雷伯杆菌感染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肥厚梗阻二尖窄
肥厚梗阻二尖窄,急性心梗伴心衰。二度高度房室阻,预激病窦不应该。这段口诀讲的是洋地黄的禁忌症。
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单独使用包括洋地黄在内的正性肌力药物又会加重流出道梗阻。单纯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时,洋地黄减慢窦性心率作用不明显,用后反会因右室收缩加强、进入肺循环血量增加而加重肺淤血。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头 24h 内尽量不用洋地黄,此时洋地黄对坏死心肌并无作用,还会增加心脏收缩的不协调性及心肌耗氧量。
病窦综合征及 Ⅱ 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禁用洋地黄,治疗剂量的洋地黄可能会使病情恶化。
预激综合症合并旁道前传的房扑和房颤禁用洋地黄,因其缩短旁道不应期,同时延长正道不应期,用后会使旁道下传的心室率进一步加快、有诱发室速和室颤的危险。
你还知道哪些口诀?可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