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关于附子的使用经验(原创)

发布于 2019-01-05 · 浏览 1.3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安徽安徽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14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这个大夫不太帅 已点赞

虽然伤寒论中四逆辈都是生附子,但现代基本都是用制附片了,可能极少数艺高人胆大的国手或者糊涂胆大的新手才敢于用生附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附子的用量不超过15克,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中位数。我本人身高165cm,女性,体重60kg,身材中等,服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体会,制附片用到12克并先煎半小时,有轻微的咽喉堵塞感,有点想呕吐,但并不恶心,因为之前同方中使用5克制附片时没有这种反应,所以,有理由认为这次的反应是附子剂量增加导致。

但我的老师给很多病人用到20克,而且没有先煎,未听说有不良反应,不过他都是用煎药机高温高压下煎煮的,我考虑应该是高压条件下有毒生物碱的水解更充分。

关于先煎的问题,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他早年刚出道时的一个故事:他给某病人处方20克制附片7剂(先煎),医院药房按常规就单包了140克,并注明分7次先煎半小时到一小时,结果病人虽然先煎了半小时,但是140克一起煎的,导致急性心衰送医院急救,幸亏抢救及时,救回来一条命。从此后老师开附子就没有写过先煎。

img



最后编辑于 2019-01-06 · 浏览 1.3 万

48 32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