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抽动症的治疗

发布于 2018-11-24 · 浏览 969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17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健脑止动汤

健脑止动汤疗法:历代中医学者多把本抽动症归于“肝风”、“抽搐”、“慢惊风”、“瘈疭”、“筋惕肉膶”等范畴。抽动症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五脏功能阴阳不协调。

风邪犯肺证:治宜宣肺解表,平肝熄风。

肝亢风动证:治宜平肝泻火,熄风止痉。

热动风证证:治宜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脾虚肝亢证:治宜扶土抑木,熄风定痉。

阴虚阳亢证:治宜养阴补肾,柔肝熄风。

抽动症患儿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 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声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进程一般为波动性、进行性、慢性,因此抽动症表现经常反复,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防止与其他病症混淆,耽误治疗。


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常见于3~15岁儿童,男多于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眨眼,面部肌肉抽动,缩鼻子,摇头,耸肩,秽语,喉内发声以及腹部及肢体不自主抽动等等。健脑止动汤疗法诊疗抽动症四大原则。

一、调整脏腑功能:宣肺解表,扶土抑木,泻热化痰。《灵枢本神》说:五脏不安,那么一定就是五脏的病变,那么就要知道其气之虚实,然后在进行治疗。

二、调理气血关系:滋补肝肾,养血熄风,脏腑功能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气血,中医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并且与形志相关。

三、治病必求其本:中医强调必须探求某种疾病的本质,也就是抓住造成疾病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找出发生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根本原因,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疗。

四、心身并治原则:以中医形神相关学说为依据,按照辨证论治的规律,采用心理疗法,饮食治疗,音乐疗法等,这样就能达到扶正祛邪,心身并调而治愈此病。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健脑止动汤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风证”、“痰证”的范畴,祛风化痰为其治疗**。健脑止动汤疗法临床常分四型。

1.肝郁化火,肝风内动:此型患儿除眨眼、摇头或肢体抽动外,常伴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舌质红,脉弦。治宜清肝泻火,息风止痉。

2.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常见自幼体弱多病,形体消瘦,多动不安,常以眨眼频繁、摇头为主,伴唇舌红赤,双眼干涩,盗汗,手足心烦热。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熄风。

3.肝气不舒,痰浊阻络:此型患儿一般较胖,喜食肥甘厚味,不好动,性情郁闷易怒,同时并见部分运动肌抽动,如手指末端不自主抽动,眨眼,口角抽动等。治宜疏肝理气,化痰开窍。

4.心脾两虚,风痰闭窍:此型除各种抽动症状外,多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喉中痰鸣发声,或有秽语,精神倦怠,面色无华,眠差多梦,饮食欠佳,出汗多,舌淡苔白,脉无力或沉细等。治宜补益心脾,祛风化痰。

健脑止动汤疗法专家组指出,抽动症患儿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 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声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进程一般为波动性、进行性、慢性,因此抽动症表现经常反复,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防止与其他病症混淆,耽误治疗。


抽动症 (9)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69

1 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