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抠痘痘引发一个截肢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谈谈手卫生的重要性!
扣痘痘,简单不?大家肯定做过!

今天讲一个由扣痘痘引发的惨案!
女患,74岁,因‘发热2天’入院,最高体温39°C,曾经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天前自行扣了右手中指一个痘痘,然后肿痛不适。
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右手及上肢肿痛。
1.2018-9-11 20:30(由远及近),肿痛已至全前臂,外敷硫酸镁:



皮下积脓,去除表皮(留分泌物,送细菌培养),怀疑坏死性筋膜炎,当晚患者暂拒绝切开引流,她认为是小问题,暂时不重视:

2.三十六小时后2018-9-13 8:00:
右手背已经开始有皮肤发黑,肿痛部位达患者左手握的部位(由近及远):


3.沟通、谈话、签字手术,切开后脓液涌出,再次留标本细菌培养+药敏:



术中所见:手背及腕部之上皮下全是脓液,100ml多。
眼皮子下的进展凶猛,看到皮肤发黑时,患者和家属才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何方妖孽,如此凶狠?
11年前,实习时遇到一例严重案例,最终结局是尿毒症、心衰,直到死亡,那时总结知识点: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是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的坏死性感染,其特点是感染没有清晰边界,不能为周围的炎性组织所包裹,因此这种感染具有较大侵袭性。晚期多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报告死亡率30~40%。
发病机制:致病菌侵入后在局部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皮下浅深静脉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和淋巴管内形成血栓,阻塞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从而导致大面积皮下浅深筋膜坏死。病人同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易患因素:大多病例特点往往合并有全身性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其中最常见是糖尿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局部病变进展迅速,开始时皮肤红肿类似蜂窝织炎和丹毒,然后皮肤由红变苍白,继而成青紫色至黑色。有时出现典型大小不一的散在性皮肤血疱或水疱,周围有较广泛的潜行皮缘,水疱或血疱溃破后,显露出黑色的真皮层。
临床主要特殊:全身症状重,局部病变发展快,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仍不奏效。
诊断:寒战高热全身症状+局部皮肤进展迅速+冰冻活检显示有炎性反应,动静脉血栓形成+X线病变部位有气体。
鉴别诊断:气性坏疽、特征广泛性肌肉坏死。而坏死性筋膜炎以皮下组织及筋膜坏死为特征,无肌肉坏死。
并发症:1.败血症2.感染性休克3.DIC4.急性肾功能衰竭5.多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1.及早手术切开清创引流:多个切口引流,深达肌肉,创面用双氧水冲洗,敞开伤口,充分引流2.合理足量联合使用有效抗生素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糖尿病。
此文案例,继续:
2018-9-14 8:30
查房:右上肢张力降低,肿痛减轻,无发热,生命体征平稳。相关检查结果:


白蛋白只有23.5g/L,三天前还是正常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结果可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2018-9-15 8:00
右上肢肿痛完全缓解,右手肿胀减轻,皮肤皱褶,无发热。
2018-9-15 19:30
出现低热38.3°C,右手肿胀较早上明显,考虑引流不通畅,暂时拆除封闭式负压引流,改普通换药,未发现脓液集聚,双氧水冲洗仍然大量黑色泡沫(备注: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有效性,才有效果,否则比普通换药效果还差,一般都是隔天更换敷料,今天周六,偷懒一下,就出现变化)。
2018-9-16 8:45
无发热,一般情况可,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加用环丙沙星 0.4 -q12h,局部双氧水、盐水冲洗后负压引流。

从切开引流至今66小时,内环境稳定,白蛋白开始升高,进食量增加,压痛区在腕部及以下手背部,红圈区皮下为空洞区:

继续负压,3个区域分布留置海绵及引流管和冲洗管:
2018-9-17 红肿明显减轻,如图:

2018-9-21 15:30 历时8天, 最新情况,现在手背已经开始蜕皮了,红肿消退:

改普通换药包扎:

2018-10-2 最新情况,拟明日出院:

早起手指康复,抓握功能尚可:

美宝防粘连:

出院前,手术至今19天:

门诊复诊,伤口完全愈合,负压让长切口变的很小,疤痕也不明显:

20扣痘痘的正确方法:
1.确保双手干净,建议七步洗手法,不留死角,尤其是指甲,见图:

2.痘痘及周围皮肤消毒准备。
3.如何扣,就不说了,大家都是老手,建议使用消毒后的锐器轻轻挑破中点,切记挤压导致脓液进入深层的筋膜。
4.伤口消毒。
5.最佳建议:找专业人员,扣痘痘,最安全!
最后编辑于 2018-10-22 · 浏览 8.8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