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老年医学跨考心内——去做你害怕的事吧,万一成功了就是赚了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3069庄生晓梦
    您的案例《老年医学跨考心内——去做你害怕的事吧,万一成功了就是赚了》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19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18-09-05 · 浏览 1.8 万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25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lm1971 已点赞

    先自我介绍下,本科双非,硕士某985,目前为复旦2018级心内科博士。

    目前的结局于我已是最好的归宿,虽然跟大牛比起来,我仍是卑微如尘埃,但毕竟走过了这条路,多多少少有些许经验,如果能够帮助后来者少走一点点弯路,就算是我对这一路上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们最好的回报了。以下所言以亲身经历为主,道听途说为辅。

1、关于选择专业和学校

    本人硕士为老年医学,学硕,在准备考博时,虽然知道老年医学目前地位尴尬,但仍然坚信老年医学在未来大有可为。在翻阅了几乎所有双一流高校的医学专业招生简章后,不得不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抉择,到底该选择哪个专业?老年医学专业,在全国的招生院校很少,博导更是少之又少,再托同学打听之后,除去基本没希望的,剩下的就是凤毛麟角了。鉴于本人考博心切,希望一次中榜,因而想多报几所院校,以求稳妥。最开始选择的是内分泌,因为感觉女生嘛,选个内分泌,以后工作相对轻松。后来斟酌再三,感觉内分泌跨度太大,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 胜算很小。因为硕士期间做的课题主要涉及心血管,因而决定转到心血管方向,虽然知道竞争激烈,但是每个学校的心内科博士名额相对多些。所以最后选定了三个学校,一个报的老年,其余两个报的心内。    

    建议老年医学或者其他地位尴尬专业的同学,早做打算,一方面要看自己的志向,以后愿意做什么,另外一方面就是,有多少学校可供你选择。

    择校问题,毋庸置疑,大家都想更上一层楼,或者大跃进,但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很难两全其美,比如我,硕士学校虽然不错,但是科研实力一般,所以我就采取了黑白配的策略,如果我选择的学校比较好,那么我会去联系那些名气一般的导师,如果我选择的学校相对弱一些,那我就去挑看起来厉害一些的导师,这样下来,自己不会有落差感,胜算也大一些。

2、关于发邮件

    很多同学一开始都很纠结,同时给几个导师发邮件,万一都要我,我怎么选择呢?naive!下面给大家讲讲我发邮件的经历。

    导师一:刚回国的博导,目前正在组建新的实验室。邮件回复很快,并且说有机会可以见一下,我在网上搜索了导师的文章、课件等信息,看了两天,并且记下了其中的关键信息。导师一直表现的很nice,在询问了我的情况之后就晴转多云了,因为是刚准备大干一场的年轻博导,因而急需立马能够上手的人,而我实力一般,可能需要培养才能用,因而又说自己之前有几个学生,也准备报他,我就知道自己没戏了。不过其实老师真是极好的,他给我指出了另外两条路,首先推荐了一个别的导师,然后又讲,如果我今年考博失利,可以在他那里先做一年实验,学些实验技术,如果有发文章,对今后考博也是很有利的。

    导师二:某一般院校,看起来挺厉害的博导。第一封邮件回复的很快,让我发个简历过去,然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我隐约有点不安,一周后,我又试探性的发了一封邮件,问老师是否收到简历,同样石沉大海,卒。

    导师三:刚回国的博导。发邮件一周多了都没有任何音讯,后来询问研究生科的老师,说该老师今年不招生,然而招简上明明有他的呀,不过也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导师四:某行政职务很高层的博导,虽然瑟瑟发抖,但是当时已别无选择。回复:欢迎报考,但是竞争激烈。列为备选。

    导师五:某名校导师,能查到的资料很少。回复很简单,讲他们是在团队领军人物的领导下招生,择优录取,列为备选。

    导师六:在表达了我对老年医学的热爱之后,导师对我的志向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预祝我取得好成绩,这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列为重点。

     如果觉得给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科室的导师们同时发邮件会很尴尬的话,可以同时给不同院校的导师发邮件,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尽早确定意向导师。不要在一开始就纠结那些没用的事情,就像我们小时候老是想长大了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too young。也不要因为导师没回复你邮件就觉得没戏了,比如那个不招生的导师,我刚开始以为是老师太嫌弃我,后来发现其实是老师不招生,虽然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心里至少有了着落,不会再苦苦等下去,或者否定自己。也不要因为导师回复了你就欣喜若狂,因为这只是第一步。

3、备考

    目前很多院校多为申请考核制,不过我认为以伪申请考核为主,考核是必须的,考试同样也不能少。因而在选择院校时,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院校的考试科目。申请材料大同小异,但是考试题目就千差万别了。如果同时选择了几个需要考试英语、基础课、专业课的院校,那势必会造成精力分散,难以求全。我的策略是,选择一个纯考试的院校,考三门,其他的两个学校只考英语。英语的话,因为几个学校的题目不同,而且有的学校资料较为齐全,有的学校就比较残缺,所以就先做了资料最为齐全者的英语,提升实力,然后再做其他院校的真题,了解出题套路。

    专业课方面,可以向导师询问可否推荐书籍,或者请其推荐师兄师姐,毕竟他们的经验更加直接。怎么讲呢,方向一定要对,今年我考其中一个院校时候就是自以为是,因为参考其他院校同一专业的题目,差别不大, 就私以为自己选择的参考书可以应对考试,结果到考场上就傻眼了。导师是在老年医学的名下招生的,但是查资料发现方向是内分泌,别的学校老年医学基本都是大内的题目,看老年医学的课本就可以,但是这个学校,考试的时候全是内分泌的题目!根本就不会。。。。考试的时候简直是如坐针毡。

4、复试

    复试是会刷人的,在考博人数日益增加的今天,博士名额,尤其是科博,显得特别珍贵,珍惜你的复试机会,好好把握。初试英语过线,材料分不够被刷的人是存在的,倒在复试战场上的人,也不在少数。

5、信息的获取和筛选——可能比复习更重要的事  

    多去意向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看看招简,了解下历年的情况,报考要求,招生人数,导师,录取情况,如果觉得自己记性不太好,可以把相关的文件下载下来,按照院校标记清楚,不方面下载的,可以记下链接,方便下次翻阅,有时候一个信息你可能前后会看好几遍,每次都去网页上找很浪费时间,而且很神奇的是,有时候你下次就找不到了。

还有就是有些综合性院校的医学院,会把相关的信息挂到医学院自己的网上,或者相关医院的网上,这些可能容易漏掉

    脸皮要厚一点,同学啦,同学的同学啦,尽量问到可靠的信息,确定没有名额就果断放弃。询问的时候,也不要什么都问,毕竟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先在网上查阅信息后,有针对性的问一些关键问题,这样的对话可能更愉快更有效。考博群之类的当然是要加的,大家分享下资料信息,互通有无,特别是低落的时候,互相鼓励,有一群跟你境遇相同的人,会觉得路更好走些。虽然目前qq已经被很多人弃用了,但是***真的特别有用,首先你可以搜索目标院校的群,选择看起来靠谱的加进去,其次群文件真的是个宝藏呀,最后,你可以隔一段时间看下消息,不会像微信群那样,即使屏蔽了还是会有红点点。。。点点。。。

6、资料汇总 

    有从网上下载的,有同学给的,也有自己花钱买的,一并贡献了吧

病理生理学八年制 第三版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0JjiIaCvWTmHtfkw5_X-g 密码:2lbo

复旦英语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lO_uD5Tyi6CHyyXlCUhuw 密码:hfaz

南开考博真题(含英语、病生、老年)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QQAd1tEz5WiYC4xsiq2dg 密码:8qa2

武大真题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jdVaFlutN3WaGjXskquqA 密码:ng9b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8 万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