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统计师的角度谈公共卫生的就业前景
原创于知乎专栏:流统圈 作者曹凯
公共卫生的孩子们好多对前途感到很迷茫,这里的故事应该能给你一些帮助和启示。
本文目录:
1.迷茫不是公卫独有的现象
2.我是如何走出迷茫的
3.公共卫生的就业前景
4.医学统计师的就业前景
正文:
1.迷茫不是公共卫生独有现象
首先,我想抛出一个观点:并不仅仅是公卫一个专业有太多人对前途不乐观!就医学来说,最火热的专业莫过于临床,可是你知道吗:我2008年入学时,首都医科大学招收40名预防医学生,可是临床生有多少呢?550名!人数多意味着专业火需求大,可是也意味着竞争大!这些高考分数达650的人后来如何呢?他们经过8到10年苦读,在简历被无数次扔进垃圾桶后,终于在奔三的年纪当上了住院医。而后是漫长的争主任的过程,这期间的付出和收获是完全不成正比的;还要面对凶险的医疗环境,你觉得早已到了结婚生子年龄的他们不迷茫吗?
同样:学法律的,学机械的等等,如果你去了解一下,你会发现,各个专业都有太多太多的人迷茫,都没有一个所谓的好的前景……
但是面对逆境,一味的抱怨毫无意义,需要做的是尝试努力去改变……
2. 我的转变之路
回想2008年,怀着对大学生活无比的向往,我来到了这所号称北京有多大它就有多大的学校。毫不气派的大门先给我泼了一盆凉水……
我想,内里应该不错!然而,五分钟走完主干道之后,我发现,校园就巴掌大,连个操场都没有(现在已经好多了,又建操场又建科研大楼)。
继而全班第一次班会,发现有个同学直接没有报道,发现有女同学哭鼻子,发现全班只有一个人是第一志愿报的本专业,其它全是调剂过来的……
继而发现上课的内容十分不喜欢: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每一本都需要死记硬背...学校还不让转专业……
继而听师兄师姐说未来就业基本限定在**中心,薪水低没发展(现在的我并不认为**中心不好,但是当时只能听学长学姐们的,没有判断能力,说多了都是泪)……
在20岁的年纪,在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之际,当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对人的冲击是很大的!作为从小在小地方的所谓佼佼者,一下子从幻想的天堂堕入现实的地狱,所以我的大学过的很不好……
不过所幸没有挂过科!所幸大学期间不断尝试与社会接触:带领本班同学做过家教,儿童俱乐部带娃,当人体小白鼠,送餐……我还带我同学当过hao~fan~zi你信么,大冬天,头天下午就在过道里占好位置,排一夜80元……寒风中那种酸爽一辈子难忘!
现在改成了APP,那些远道而来的外地患者可以不需要这样辛苦了…
这些体验对我的职业规划没有一点好处,但是却让我体会到了现实生活的百般姿态,让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最关键的是它让我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让我明白:这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很多人甚至连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都没有!
而我们有学历有专业知识,我们起点要比很多人高,我们有机会让人生变的更好…
2012年,本科毕业前找了份3500的工作,做临床试验监查。而我师兄,硕士毕业13000,做统计分析。巨大的差距让我很受激励,我下定决心读研,读流统。那一年复试线350,我考了380,分数不高但运气好,被导师相中。这就开始了研究生生涯,凭着对统计的兴趣和不断练习,技能不断提高。2013年,还拿了建模大赛全国一等奖
导师错爱,期间还安排去国外学习一段时间(感谢~并怀念克国的披萨和蓝天)
研究生毕业前发表了6篇第一作者文章,其中三篇SCI,算是对科研入了门。业余的私活也让我在研究生期间开始有了资金的积累,坚定了从事这行的信心...
2016年,拿到了目前这份工作…
3. 预防医学的就业选择?
其实预防的选择很多
3.1. 你可以去医药企业做一名统计师或程序员:每天和SAS打交道,周遭人际关系也很轻松简单。这就需要你在研究生期间多多磨练SAS软件技术,参加一些竞赛。目前医药企业常年招SAS programmer,人才相对还是缺乏的!
晋升方面:比事业单位要快。
薪水方面:8K-20K的都有。
户口:几乎没有解决的。
学历要求:本科以上均有机会,不过硕士起是普遍现象,做统计师需要博士。
应聘难度:4星
3.2.你可以去其他各种类型的企业:我的同学朋友有人公卫出身做了销售,有人学了营养去搞出版,有人学了毒理去搞保险,有人学了儿少去做器械。去企业的话,选择方向还是很广的,在就业时不要限制自己。
3.3.去医院:自打2013年国家禁止本科非临床专业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后,公共卫生的孩子去医院基本限制在医患办,医务处,科研处(请注意,科研处不是做研究的:是管理岗),挂号处,医保办,医院感染控制处,院办公室,上述岗位学历基本要求硕士(北京本地的有不少单位要求本科即可);当然,如果你科研成果较多,也有机会进入科研岗位,但只有大型三甲医院在招,学历基本都要博士。
晋升方面:同样不会很快。
薪水方面:好很多。
户口方面:可以解决。
硬盘难度:5星。
3.4.考公务员: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3.5.去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方向本科毕业生直接找工作的大半都去了疾控。工作内容轻松与否我就不多说了,你必然知道。
晋升方面:初级--中级--高级。不过晋升较慢,举个栗子:某市级CDC即使是硕士进去了,也要熬5年后(之前还有一年半的见习期)才能考中级职称。
薪酬方面:各大论坛都有相关讯息,你懂。
户口方面,这是福利,毕竟每年北京本地毕业生+外地高校涌入的毕业生好几十万,能够解决户口的凤毛鳞角,能拿到户口,很吸引人。但是不会让你轻易拿户口的,一般5年15万的违约金。
学历要求:北京生源可以本科,外地生请自觉念完硕士。
应聘难度:不管你觉得待遇好不好,不好进呢!我见过15:1的面试比例!
3.6. 出国:这种情况较少见,如果你家底较厚,还可以移民。
3.7. 读博,走科研路线
讲真心话,如果想有大发展,是要念博士的。很多时候如果想往上流动,学历和技能是唯一的途径(我们不排除少数能力强会办事,不需要学历的人)。你需要衡量一下自己,如果没有那方面能力,博士还是要念的。
晋升方面:讲师--副教授--教授,随着博士的增多和职位的减少,晋升也比较缓慢。
薪水方面:本土普通学校的博士,进科研院所,其年薪起点多在10万到20万;海归博士,如果拿下“***”等头衔,一般起薪会更高,也会有科研启动金。小地方还会给大笔安家费。
应聘难度:先读完博士再说吧。
4.医学统计师到底在干什么,需要什么技能,xinchou怎样?
先说什么是统计师:有一类人,以科研、临床试验、数据处理分析为生;他们活跃在药厂、合同研究组织(即CRO)、医院、高校等。他们有个共同的头衔,(BIO)Statistician, 又名医学统计师/生物统计师。
4.1. 我的工作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三点
1)沟通。
国内医院的科研在我看我说是刚起步一点不过分。全国近千家三甲医院,设置专职科研设计、数据处理、统计分析部门的比例并不高,随着国家提出的三甲医院转型的政策实施,这种情况应该会好转(当然了,不乏有的大夫能力超强,做分析不逊色于专业人士。不过这往往限于小数据库,复杂的库尚未见到有大夫可以自己链接、自己清洗,再说他们也往往没空)。
不过就目前的体量而言,大都相当的小,一个医院可能只有1个2个人在支撑(比如我们医院)。像北京地区统计部门人员能上两位数字的也就阜外、北医等。而这其中只有阜外设置了三栋科研大楼。反观国外,一个大型医院往往伴随一个大的科研基地,统计组人数绝不会是一两个。
这是我们科研现状的反映,就是氛围不够好,重视程度不够,随之而来的就是科研意识不高。很多人,说白了,评职称之前才会重视一下。其实也无可厚非,干嘛非要强求人家呢,大佬们为了业界影响力,自然会去做科研,并且能够做好。一般大夫,没有资源没有兴趣也做不好,应该换一种职称评价方式,好在现在已经有在改了~
举个例子,一个大夫在做一种低浓度药品的随机对照试验,前期我们已经说好了流程:来一个满足入排标准的患者就要给我打电话,我会告诉您他分配到的处理组。做到不破坏随机,大夫设盲。结果人家把两批药直接发下去了,给我打电话说,差不多算随机吧,反正我没刻意把某药发给某人!
心累~
所以反复的沟通,反复的沟通和强调,是我的工作重点之一。
2)清洗数据,统计分析
我们念书时,老师都拿出现成的可以分析的数据库来教学,这就给大家造成了一种印象:统计,就是用SAS跑跑程序,对于SPSS就是点点菜单。很多大夫也是这么觉得的。我经常遇到:嗨凯,给我花几分钟跑一下这个吧,我不太会,丢过来几个excel文件。我打开一看,往往是这样:
变量都是文本不说,记录的没有规律,需要花大量时间归一化,转换成数值资料,制作标签。在他们看来,一个“>”号怎么能影响分析呢?我时间就记录成15天和半个月不是一个意思吗?"km"和“KM”没影响吧?
我每每都不想再解释,只能说,手头的活比较多,处理完手头的就帮您做~
其实没人会知道,貌似5分钟就能跑出来的结果,那是基于我整理好的库,可是整理的过程呢?如果变量多,如果资料分开存储并且链接用的字段不统一,往往5个小时都搞不定~
再说,后头还埋伏着缺失值、异常值...
3)咨询答疑、估算样本、撰写标书、审稿、招聘出题、写文章投稿...
总而言之,都是和本专业相关的,其中处理数据往往占据我一半的时间,写文章投稿占据四分之一。
4.2.需要的技能
1)流行病和统计知识
当然,课本上那点知识是不够的。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十本二十本参考书目必不可少。工作中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是真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因为大夫会以为你什么都会,就像你以为大夫什么病都会看一样。
2)SAS/R/SPSS/PASS/Epidata软件
就我而言,SAS占主要,R其次,SPSS是因为99%的大夫用它,很多时候不得不用它演示。估算样本我还是青睐于PASS,不过慢慢的我都用R替代掉。Epidata就不说了。
我的桌面...
几年前,我的桌面上还会有ArcGIS,因为研究生期间做的课题涉及空间统计,不过现在已放弃,已全部用R替代了;曾经还用过Stata处理meta分析数据,不过也已放弃,投向R的怀抱;已经还装过Matlab,十几个G,文件大小不比SAS小,安装难度不比ArcGIS简单,不过幸运的是现在我们有python和Anaconda, OpenCV
还有winbugs, minitab, eviews(有学计量经济的吗),mplus...
基本都被我用R替代掉了
所以你问我,什么是必备的,作医学统计,那一定要有SAS吧,然后是R,做图像的或者偶尔做点趣味的,要有python...
4.3.薪酬怎样?
前面也说了,学长也是坦诚的人,近半年的工资截图给你(哈?含mingan信息,好吧,你知道去哪里看原图)
如果想对医学统计师有更多的了解,欢迎参加live, https://www.zhihu.com/lives/977542598001324032